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区县融媒 > 正文

科技赋能 精准抗旱

近年来,气候变化造成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发,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极大“烤”验。为了改变“靠天吃饭”的无奈,长寿区的农业企业家和农户不等不靠,积极主动依靠科技的力量升级抗旱设施,将肩挑背扛的“人力战”,升级成智能浇灌的“智慧战”。

进入六月中旬,气温逼近35℃。在长寿区石堰镇高庙村蓝恒农业的果园里,业主余明普扯着领口,不时提醒道:“拉管子的时候慢点,不要划伤了。”一旁的工人们眯缝着眼,在刺眼的阳光下小心安装喷灌设施。当又一个喷头安装到位,余明普难掩欣喜:“这套系统装好了,果园抗旱就有了‘双保险’!”

c80b9edf361b4a2aa7e5377b58c1ed25.jpg

余明普口中的“抗旱双保险”,一个是建园之初铺设的滴灌系统,另一个便是正在安装的“水肥一体化”喷灌系统。这套喷灌系统配备25套太阳能板和电磁阀,总长约35万米的水管和4.5万个特制微型喷头及其固定插杆,通过远程自动控制实现水肥精准输送。

“滴灌和喷灌各有优势。”余明普介绍,滴灌如同“涓涓细流”,将水分和营养输送至土壤深处、直达根系;喷灌则似“润物细雨”,主要作用于地表,能在高温天气下快速缓解土壤表层旱情。“搞好农业,科技投入必不可少。”望着田间忙碌的安装现场,这位农业企业家的语气十分坚定。

f60829f1e3eb408f89e4fb538f73d8af.png

在享有长寿柚之乡美誉的邻封镇,同样上演着科技抗旱的生动场景。上坪村的柚农们正忙着为柚树安装喷灌设施。连续4届获得长寿柚擂台赛金奖得主的吴勤芬率先完成安装,试水成功后她长舒一口气,“有了喷灌,抗旱就轻松多了。”

762ae79f60e6473e9b1d649c5b663b2f.png

吴勤芬有300余棵柚树,凭借科学管理,她种出的长寿柚个大味甜、卖相极佳,近几年每年收入超10万元。但遇到干旱年份,她也曾头疼不已,尽管镇里完善了基础设施将水管接入了柚园,可人工浇水既费力又费水。面对近年来的高温天气,吴勤芬今年果断投入2万余元加装喷灌及蓄水池等抗旱设施。

acb41cec4c63441a94ce92eec316cdbb.jpg

“从祖辈到现在种了上百年的长寿柚,现在村里越来越多的人自觉运用现代科技设施。”上坪村党支部书记雷礼明欣慰地说,今年,全村200户柚农均投入上万元新增喷灌设施,为长寿柚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  作者:余舸 杨甜甜 戴璐尧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