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区县融媒 > 正文

长江万州段氨氮含量连续4个月达到Ⅰ类水质标准

5月16日,记者从万州区生态环境监测站获悉,今年1—4月,长江万州段氨氮含量稳定保持在0.03毫克/升,连续4个月达到Ⅰ类水质标准,相比于39年前首次监测记录的0.2毫克/升,降幅达85%。

三峡库区是全国最大的淡水资源战略储备库,维系着全国35%淡水资源涵养和长江中下游3亿人饮水安全。保护好三峡库区和长江母亲河,事关重庆长远发展,事关国家发展全局。而万州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长江干流万州段水质好坏直接影响着三峡水库水质。

万州区生态环境监测站副站长、高级工程师向勇介绍,氨氮含量是衡量水质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数值越低水质越优。1986年6月,原四川省万县地区环境监测站开始监测记录长江水质,当时长江干流万州段的氨氮含量为0.2毫克/升。

近年来,重庆锚定加快打造美丽中国建设先行区目标,一体推进治水、治气、治土、治废、治塑、治山、治岸、治城、治乡“九治”攻坚,持续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持续向好。

万州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万州全面推广次级河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试点,持续巩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稳步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制定“一水一策”治理方案,全区共46个农村黑臭水体,已全面完成整治。

“去年底,我们已全面完成市域内入河排污口的排查工作,共排查全市1200余条河流,排查出1.5万个入河排污口。”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其中,纳入试点的长江、嘉陵江、乌江“三江”干流4012个入河排污口整治完成率达98%。

目前,重庆已有26个区县初步实现农村黑臭水体动态清零,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提高到约75%;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度达96%,建设“两岸青山·千里林带”35.2万亩。

截至2024年,长江干流重庆段水质连续8年保持Ⅱ类,74个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连续2年保持100%。

微信图片_20250517120722.png

长江万州段碧水青山生态美。姚杰飞 摄


(  作者:姚杰飞 陈维灯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