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先生因为帮人代购一款日本产的商品,而被购买人起诉到法院。对方向他索赔4万多元。前几天,天天630报道了张先生的遭遇后,其他一些有着类似遭遇的市民,也联系了记者。他们都怀疑,自己帮人代购这事儿,实际上是被人套路了。
今年4月,张先生打算通过帮人代购一款日本产的商品NMN,也就是一种宣传具有保健功能的烟酰胺单核苷酸,来赚点生活费。他在小红书上发布了消息后,有李某某添加了他的微信。双方通过微信交易,张先生帮忙代购了两瓶NMN,一共收费4000多元。然而,9月初,张先生突然收到法院传票,说他帮忙代购的商品,没有张贴中文标签,违反了《食品安全法》。法院判决张先生退还李某某货款,并按照销售额进行十倍赔偿,也就是要赔偿4万元。
新闻播出以后,好几位有类似遭遇的市民联系了记者。自大渡口区的张女士,是一名出境导游。今年5月,她从德国购买了几瓶NMN,然后也在小红书发布了出售信息。
张女士说,她从德国购买这款商品后,以2450一瓶的价格,出售给李某某。加上退税,自己一瓶就能挣约300元。而在前几天,张女士接到了法院电话。原来,李某某同样要求十倍赔偿。
成都的彭女士同样从事旅游行业,去年底,她也从德国购买了几瓶NMN。然后在小红书上挂出帖子,打算出售其中几瓶。当时,来自沙坪坝区的熊某某,找她购买了一瓶。
不到一个月后,彭女士就被熊某某起诉,理由同样是没有中文标签,没有获得销售许可。大家在交流过程中发现,起诉彭女士的熊某某,和起诉张女士、张先生的李某某,似乎存在某种关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