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CQTV品牌节目 > 天天630 > 正文

金融中介帮忙“包装” 律师分析给出建议

找金融中介帮忙包装,最后却背上贷款,甚至可能变成了老赖。彭先生为此后悔不迭。然而,在法律人士看来,在这起事件中,彭先生本人因为参与其中,还可能涉嫌违法。

今天,记者陪同彭先生找到了630法律服务团律师田小江。田律师表示,这一类“高评高贷”,往往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金融中介机构会有虚假宣传;二是借贷人和金融中介共同伪造信息,包装虚假身份;三是金融中介获取绝大多数或者全部利益,留下借贷人背债。

田律师表示,彭先生除了可能要承担归还债务的民事责任以外,还可能触犯刑法。这是因为,彭先生在一开始明知道自己不具备正常贷款的资格和能力,且知晓、参与杨某所谓的“包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骗取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就可能构成贷款诈骗罪。当然,除了彭先生之外,其他参与人员都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律师建议,彭先生当前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请求公安部门介入调查。同时,也应该向金融管理部门反映相关情况。记者查询到,在今年8月,中国证监会官网上就公布了一起处罚决定。一家北京的评估公司因出具的地产评估报告中,存在虚假记载情形,违反了《资产评估基本准则》,公司和评估师被处以高额罚款。除此之外,记者还了解到,在2017年9月28日,住建部、人民银行、原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购房融资和加强反洗钱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个人在办理住房贷款时,银行应该以网签备用合同价款和房屋评估价当中的最低值,来确定计算基数确定贷款额度。

近年来,类似的包装贷款、高评高贷、职业背债人的事件,在全国各地都陆续发生过。法律人士提醒,不要听信所谓金融中介包办包贷的诱惑,找正规的金融机构、通过正规流程办理业务,才能最大限度保护自身权益。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