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CQTV品牌节目 > 天天630 > 正文

金融中介帮忙“包装” 彭先生怀疑遭遇套路

原本做五金生意的彭先生,遇到了资金难题。他找到了之前认识的一名金融中介,以为通过对方的“包装”,自己就能从银行获得贷款,从而东山再起。可最后的结果是,他不仅没拿到一分钱,反而又背上了272万的债务。

彭先生原本经营着几家五金店。最近几年,生意一直亏损,名下的两套房子都亏没了。但他坚持相信,只要再搞到一笔钱,自己就一定能东山再起。去年4月,彭先生找到金融中介杨某。对方承诺,可以帮助彭先生向银行申请经营贷。只不过,彭先生还差一个关键的东西。

想贷款,名下必须要有房产。本来就差钱的彭先生,哪儿来的资金购置房产呢?金融中介杨某表示,这就需要他们来搞所谓的“专业包装”了。杨某的包装的第一步,是找到了另一个人汪某。汪某在渝北区金科天湖美镇有一套顶楼复式洋房。杨某让彭先生和汪某签订了购房合同,约定以彭先生以340万的价格,买下这套房子。杨某不仅借给彭先生首付款88万元,而且承诺,后面每月的按揭也会负责到底。

付清首付款后的下一步,是向银行申请购房按揭贷款。以彭先生的实际情况,按揭贷款很难获得银行审批。这个时候,杨某又上场包装了。一张落款单位为重庆通罗科技有限公司的收入证明,给到了彭先生手上。这份收入证明上说,彭先生是一位月收入29000元的产品经理。

拿着虚假的收入证明,彭先生找到了杨某指定的银行。没过两天,一笔272万元的贷款果然顺利放款,进入了房东汪某的账户。交易完成,彭先生名下也有房产了。按照彭先生的设想,下一步,就是杨某帮他申请经营贷款了。可没想到,经营贷款这事儿迟迟没有动静,几个月后,杨某还突然失联。很快,彭先生又收到了法院传来的文书,这才知道,杨某没有继续支付购房按揭贷款,银行已经提起诉讼。

杨某不还按揭款,那彭先生是不是可以随意处置这套房产呢?然而,早在彭先生签订购房协议之后,杨某就要求他签订了一份房屋代持协议,用来表明彭先生只是房屋代持人。同时,杨某还找到另一人周某莎,和对方签订了一份为期两年的租赁合同。周某莎已经一次性支付了两年的全部租金20万8000元。

也就是说,房产虽然在彭先生名下,但彭先生对这房产没有任何处置的权力。而且,哪怕彭先生能够随意处置这套房产,也没办法偿清银行的按揭款。因为按照目前的市场价格,这套房产的实际价值不仅远远低于当时彭先生的购房价格340万,甚至还低于这套房屋向银行申请的贷款金额,272万。

按照当下的行情,这套房子的总价为230万多一点。事情到了这一步,彭先生发现,自己不仅没拿到一分钱,也不能随意处置名下的房产,反而背上了272万的银行贷款。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