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即将到来,根据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的数据统计,全球平均每3秒就会新增一位痴呆患者。他们眼中的世界究竟是什么模样?一起走进这场特别的互动体验。
在重医附一院老年科病区的活动现场,几个看似简单的小游戏,却让参与市民频频 “挠头”:有人戴上厚重手套,指尖顿时失去灵敏触感,扣一颗纽扣都要费上半天劲;有人盯着屏幕上的文字,明明是熟悉的语句,却因“字体残缺” 的视觉干扰,连阅读都变得吃力;还有人因为蒙上一只眼睛,每走一步都要小心翼翼试探。这些让人“手忙脚乱”的体验,却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日常生活的真实缩影。
好消息是,面对这一被称为“全球最难治的慢性疾病之一”,如今诊疗领域已取得重大突破。
而在诊断上,AI 技术也成了“好帮手”,通过人机对话的 AI 辅助评估,可大幅提高诊断效率。专家提醒,阿尔茨海默病并非“无解”,“早防早治”是关键。如果发现家人出现“记不住近期事情”“反复问同一句话”“出门找不到回家的路”等记忆减退或认知异常信号,一定要尽早前往正规医院的认知障碍专科就诊。借助科学的诊断、药物干预和生活方式指导,就能更好地守护老人的认知健康,让他们更有质量地度过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