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CQTV品牌节目 > 天天630 > 正文

云阳县红旗小学:38名留守儿童的“临时爸爸”

在三峡库区深处的云阳县上坝乡,有一所红旗小学,这里的孩子们大多是留守儿童。幸运的是,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临时爸爸”——李鑫燚 老师。32年来,他用爱与坚守,为大山里的孩子们点亮了一盏 盏 明灯。

红旗小学地处云阳县最北端的上坝乡,距离县城有100公里。共有6个教学班,48名学生中留守儿童达38名。作为全校资历最深的教师,李鑫燚用父亲般的关怀,成为了这38个孩子最温暖的“临时爸爸”。

每晚查寝,是李鑫燚雷打不动的习惯。 每次查寝,最让他放心不下的是王鑫瑞。这个父母三年未归的孩子,是他时刻惦记的“小哭包”。除了关注王鑫瑞外,他还对其他留守儿童倾注了大量心血。 为孩子们盖好被褥,收拾鞋袜,他用父爱般的关怀温暖着留守儿童的心。

这样的场景,李鑫燚已经重复了32年。1982年,8岁的 李鑫燚 来到红旗小学上学时,老师说:只有读书,才能走出大山。正是老师这句话,改变了他的人生。为了让更多与他一样的孩子走出大山。 1993年,从云阳师范毕业的他,毅然回到母校。

红旗小学留守儿童比例高达80%,父母常年不在家,留守在家的老人文化程度普遍低。 在李鑫燚看来,山区的孩子,最难教的就是学习习惯的培养。32年来,李鑫燚最重视两件事:学习习惯和品德教育。

今年,红旗小学学生 越来越少, 面临着被托管的可能。学校很多教师面临选择,但李鑫燚依然坚定。他说,只要还有一名学生,他就要守在这里。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