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7月初的一场大暴雨,不少市政设施遭遇损坏;但可能你不知道,维修这些设施的工作一直都没有停止。在高高的挡板后面,一群抢修工人正顶着烈日忙碌着,烈日酷暑之下,他们黝黑的肩膀又会担起怎样的生活?一起来看看。
上午十一点,烈日当空。59岁的张兴廷和他的工友们,挥动着铁铲,感觉每一铲下去,都会扬起混合着水泥粉末的热浪。七月初的暴雨,让这个片区的排污管道和通信管道等地下管网发生破损。张兴廷他们的任务,就是要破开道路,对下方的受损管道进行全面修复。
年近六旬的张兴廷抬起手臂,清晰的古铜色晒痕,和未被晒到的皮肤形成鲜明对比。
整个抢修工程时间紧任务重,即使面对三伏天的高温天气,张兴廷和工友们每天都要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大家加班加点干,希望这抢修工程能早日完工。实在热得受不了,他们会稍事休息,然后接着撸起袖子干。
中午短暂的休息时间里,工人们可以挤在出租屋里,享受片刻的清凉。记者了解到,张兴廷干这份差事,是他的侄子张科伟介绍入伙的。
挣钱养家,这一个理由,足以克服再多的困难。今年33岁的张科伟,在建筑行业从业多年,说起夏天炎热的工作环境,他表示自己早已习以为常。
张科伟说,他们这群工友都是来自巫山铜鼓镇的同乡,在出租屋的饭桌上,大家用熟悉的乡音聊着家长里短。
简单刨完几口饭,张科伟又再度出发赶往施工现场,他还要为加班的工友送去午餐。这个夏天,他们不仅要和暴雨抢时间,还要和高温“扳手腕”。据悉,花溪街道的管网改造工程预计将在八月初整改完毕,届时,这个片区的地下管线将全面恢复,并更加畅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