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CQTV品牌节目 > 天天630 > 正文

事故无责变有责?网约车平台处罚依据是什么?

廖先生是一名网约车司机,前天晚上,他突然收到网约车平台发来的一条信息,说他因为近期多次发生有责事故,将面临处罚。廖先生最近确实发生了两次事故,但都是对方全责,就在他申诉之后,更让他气愤的事情发生了,账号被封,无法接单。

廖先生是“携华出行”网约车平台的签约司机。7月14号晚上11点过,廖先生收到一条平台发来的信息,信息内容显示:“平台检测到廖先生的车辆发生了交通事故四类,经过人工核实,廖先生存在近期频繁发生有责交通事故的违规行为”。随后,廖先生申诉,然而没想到的是,申诉之后,自己的网约车账号被平台封禁,无法接单。

网约车平台发来的这条违规行为通知,其涉及的订单为7月2号晚上,廖先生在机场接的订单。廖先生说,这个订单在履行过程中,确实发生了交通事故,但是这个事故中,他并不是肇事方。

7月11日晚上,廖先生还发生了一次交通事故,这次事故,是因为前车倒车,与廖先生的车辆追尾,交警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显示,这次事故,依然是对方司机全责,廖先生无责。让廖先生郁闷的是,平台为何会判定自己是有责事故,而且还认定自己频繁发生事故,这让廖先生十分委屈和无奈。

随后,记者也通过电话联系上了携华出行网约车平台的客服人员。

客服人员解释说,其实,对廖先生违规行为的判定和处罚,都是后台大数据做出的判断,他们也不清楚,这背后的依据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会判定廖先生7月2号的事故有责?客服人员说,由于平台自身软件设计的原因,目前只有司机走申诉流程,才能解禁账号。对于网约车平台的解释,廖先生十分不解,明明两次事故,自己都无责,对方却认定自己有责,明明是平台自个错了,为什么还要司机来申诉?如今账号被封,无法接单,这些损失,又该谁来承担呢?

网约车平台对于司机的监管是必要的。但是,平台在处罚司机之前,尤其是采取封号等严厉措施之前,一定要调查核实清楚,不能仅凭大数据的分析判断,就简单得出结论。一旦处罚错了,给司机造成损失不说,更严重的是,寒了司机们的心。目前,网约车平台正在和廖先生就后续事宜进行协商。廖先生也把情况反映给市场监管部门。对于此事的后续情况,我们也会继续关注。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