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博物馆热和《我在故宫修文物》、《我与三星堆》等纪录片的热播,文物修复师这个职业逐渐进入大众视野,更有不少年轻人,将“文物医生”作为职业选择。在重庆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就来了一批修青铜器的新人,学着用妙手匠心为文物“祛病延年”。
李若冰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修复研究所的新人,他和另外六名年轻人一起,去年入职成为一名文物修复师,他的任务是修复青铜器。知道修文物困难,但他也没想过这么难。
李若冰笑谈,如果文物修复师有段位,那么他就是“青铜”段位的青铜器“医生”。
赵鑫宇是这批新人的老师,六年前,她也是这个行业里的新人,如今,小姑娘已经成长为所里的骨干力量。以她的经验,一张纸的厚度都会影响到修复结果,对待这些人类文明的遗产,再怎么细致都不为过。
这是一株摇钱树的一部分,然而它现在是这样的、是这样的、是这样的。
这项高难度的修复,由赵鑫宇的老师吕国琼来带头进行。她是考古研究院文物修复“师承制”的第三代传承人,也是解决“疑难杂症”的主心骨。
三尺桌案,看似枯燥,实则手下万千精彩。修青铜器的萌新们还有挺长的路要走,他们正学着修炼匠心、练就妙手,为历史文物输入对抗时间侵蚀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