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今年以来,重庆持续激发消费活力,一批新场景、新业态加速涌现,前三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1.24万亿元,同比增长3.6%。
夜幕降临,南滨路烟雨公园临江一侧的“岸香南”街区灯火璀璨。露天咖啡、手作店、小酒馆次第亮起,人们漫步江畔、举杯闲谈,交织成独特的“微醺夜市”。这里曾因洪水受损而闲置多年,如今经过系统改造重新开放,4000多平方米的滨江空间,成为南滨路夜间消费的新地标。
商户王甫前:“这里靠近江边,不像传统商场那样标准化,更有生活感和烟火气。开业以来,生意一直不错,周末基本都是满客。”
南岸区城建集团副总经理段平:“我们会同专业运营团队,通过精准招商,已开业的商户超过七成,成为南滨C湾消费打卡的新目的地。”
“渝超”足球联赛的举办,同样带火了一座城。以璧山区为例,每逢主场赛事,中央大街周边热闹非凡。临时市集上,美食摊位鳞次栉比,凉面、热卤、创意甜品飘香四溢。球迷赛后流连忘返,夜间消费持续升温。
球迷刘女士:“这边吃的还是很多,整个环境提供都很好。”
夜市商贩钱女士:“至少卖了100多份了,生意还可以。”
电商经济同样表现亮眼。垫江依托渝东农特产品电商物流产业园,已孵化网商8000余家,实现全县快递60分钟直达。一碗地道的重庆小面也借助电商走上新赛道,从生产到发货实现全流程数字化。
重庆摇亭食品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仓储区负责人徐胜:“通过持续不断的内容输出、IP孵化和线下活动,得到了大量粉丝认可。”
垫江县商务委电商中心副主任王敏:“加大本土电商企业扶持力度,完善渝东电商产业园配套,推动更多企业数字化转型。”
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限额以上批零单位通过互联网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同比增长6.2%。随着城市IP热度持续提升,外地来渝游客增加,“渝超”、无人机灯光秀等带动效应明显。前三季度,全市实现餐饮收入1857.61亿元,增长5.4%。
市商务委消费促进处处长陈朔:“我们将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为引领,聚焦‘政策+活动+机制’多轮驱动,培育‘夜间经济集聚区’,打造‘江崖街洞天’消费新场景,全力推动消费市场更有热度、更具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