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府新闻办10月17日举行两场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分别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市推进网络强市建设和水利高质量发展成效。
“十四五”时期,重庆大力推进网络强市和数字重庆建设,各项任务全面落地见效。为营造清朗网络生态,我市依法打击网络违法违规行为,关闭5000余家违规网站、2.1万余个账号,处置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10.3万余条;“重庆辟谣”发布辟谣信息7000多次;开设涉企侵权举报绿色通道,处置涉企侵权信息1万余条;建成线上网格8.5万个,服务覆盖1000万人。
市委网信办主任、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吴勇军介绍,“清朗巴渝”系列专项行动持续开展,整治网络水军、网络暴力、AI滥用、算法推荐等问题。
市委网信办副主任、新闻发言人何萍透露,构建了“技术监测+专家研判+全民举报”三位一体识谣鉴谣体系,做到早发现、早鉴别、早回应。
五年来,重庆全面加强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能力建设。建成数字重庆网络安全防护体系,构筑个人信息安全“防火墙”,4000多个公共停车场推广“一扫二输三缴费”简洁模式,5000多家餐饮门店实现纯净扫码消费。网络安全产业也乘势而上,获批全国首个跨省域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成渝),全市网络安全业务收入年均增长12.5%。
市委网信办副主任魏春说,现在,全市已有“轩辕”等4个大模型通过国家备案,“分身数”等5款AI应用完成市级登记。
五年间,“数字红利”持续从“屏幕”走向“生活”。我市信息化综合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一梯队;全市网民规模达2495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提升至78.2%;千兆网络、5G网络速率在西部领先;全市数字产业收入逼近万亿大关。
市委网信办副主任雷志宇表示,上线85项“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重点推动政务网站、媒体、银行客户端开展“长辈版”升级,积极推动信息化发展与民生服务深度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