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中秋“双节”长假,重庆消费市场热力四射。38个区县与上千家企业多板块联动,消费场景持续焕新,让利幅度实实在在,为市民和游客送上热闹而实惠的消费盛宴。
在潼南区奋进广场,汽车、家电、电动自行车集中展销,“以旧换新”政策与企业让利叠加,吸引了很多人前来试乘试驾。
深蓝汽车重庆潼南店店长陈杨:“最高可达6万元的优惠,我们还为订车的客户准备了丰厚的订车大礼包,价值5000元。”
市民米金龙:“我看各个厂家的优惠比较突出、比较大,加上正需要居家的车型,所以说就来看一下。”
除了大宗换新,传统元素也能变成新的消费场景。在巴南木洞古镇,豆花、山歌等非遗元素被组合成嘉年华式的消费新玩法:游客扫码领券、亲手点卤磨豆浆,还能看山歌快闪,体验汉服互动。在璧山区秀湖畔,中医药特色文化街区则把养生与文旅结合起来,既有推拿艾灸、国医大师现场坐诊,也有NPC园游会、养生功法展演,让中医药文化焕发新的消费活力。
游客何巧:“第一次体验这种以药为主的主题,它的乐趣更加丰富一点。”
游客胡红梅:“小孩子参加那个活动,就是集卡,小孩子很喜欢。”
消费升级,也体现在供给模式的创新与场景的延展上。在涪陵美心红酒小镇,“68元5日畅玩”套票受到追捧,让游客停留时间更长,民宿预订量明显上涨。而在九龙坡重庆艺术公园,“光影奇旅”啤酒音乐节热闹开幕。市民一边吃火锅,一边看演出、逛市集,消费也从一顿餐饮,升级为“吃+玩+社交”的沉浸式体验。
一位商家说:“我们在这次活动中准备了100桌的菜品、100桌的餐食,现在在八点半的情况下我们就已经销售一空了。”
市商务委消费促进处副处长刘朝斌表示,聚焦“潮尚、畅游、美食、演艺赛事、夜间消费、大宗消费”六大板块,谋划开展350余场重点活动,发动平台企业推出超3亿元的消费让利,营造“吃得爽心、买得称心、玩得开心、游得舒心”的假日消费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