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工智能与现代制造业相遇,将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在重庆,这个问题已经有了精彩的答案。随着“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持续实施,“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活力迸发,挺起了全市工业的脊梁。
在汽车产业智能化发展的下半场,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渗透各核心领域,总部位于重庆的北斗智联抢先布局。不久前,企业研发出最新一代AI智能座舱,依托AI多模态感知技术配套高算力芯片,可以让车长出“超级大脑”,不再只会执行命令而是可以预见需求,实现自动识别天气主动切换驾驶模式等全场景个性化服务。
北斗智联科技有限公司战略发展中心总经理刘蕊磊:“北斗智联正全面拥抱AI发展浪潮,致力于用AI技术重塑汽车全系产品,首款产品将于明年商业化落地,未来将实现全系标配。”
人工智能的向“新”牵引力, 在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上也加速显现。在全球视觉感知领域,光鉴科技可以说是大名鼎鼎。比如这款刚推出的人工智能深度相机,就融合了两大领先的3D成像技术,加上自研高效算法,实现精准导航和避障,目前已与国内外扫地机器人头部企业达成意向订单。落地重庆两年多来,这家企业已面向家用、工业制造、医疗辅助等应用场景,开发出多款人工智能传感产品。
重庆光鉴傲深科技有限公司CEO朱力:“我们现在进入了快速成长的阶段,今年的产值预计过亿元,相比去年实现了翻番的增长,目标在2到3年成为国内排名第一的机器人深度相机的供应商。”
人工智能还加速了材料产业的焕新步伐。在重庆白涛工业园区,华峰化工公司就通过融合物联网、数字孪生等前沿技术,将4000多亩的企业“搬”到了线上,曾经的数据难收集、隐患难发现等问题迎刃而解。
重庆华峰化工有限公司设备管理部经理石科:“我们正在用数字孪生与仿生推演关键技术,开发动态风险感知与协同决策平台,不断提升智能化安全管控水平。”
重庆白涛工业园区管委会副主任李传强:“白涛工业园区已建成基础级智能工厂34家,先进级智能工厂15家,加快打造行业产业大脑,建设智慧材料产业园。”
从更大范围来看,近两年来,以人工智能和制造业深度融合为主线,重庆已集聚中科云从、千里科技等核心企业200多家;以重点工业场景应用为牵引,已形成涵盖AI研发、算法设计、硬件制造、系统集成以及应用服务五类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先后上线运行12个工业“产业大脑”,并发布30个工业智能体产品,赋能制造业发展的实效愈发凸显。
市经济信息委未来产业处副处长朱俊表示,将深入实施“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打造50个以上工业智能体,100个典型应用场景,发布AI赋能制造业能力清单,为“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吴国盛 肖洁 特约记者 严文霜 蒋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