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下午,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庆四川党政联席会议第十一次会议举行成果发布会。今年,是“十四五”收官和谋划“十五五”发展的关键节点,也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实施第5年,在这一特殊节点召开的发布会备受各界关注。来看记者在现场的观察。
记者在现场看到,来的媒体足足坐了两排之多,除了川渝本地的主流媒体,还有各大央媒的记者们,不到1个小时的发布会,大家的笔记已经是记得满满当当。会议审议通过了3个重要文件,总结了规划纲要的实施成效,取得了6个“新”的重要成绩以及明确“十五五”深化合作的主要事项。
《光明日报》记者李宏说:“比如说科技创新中心的建设,包括巴蜀文化旅游走廊的建设,这些都取得了新的突破,有了新的进展,这对川渝两地的居民来说,是好事,是喜事。让川渝两地人民办事创业更便捷了,同城化生活的便利也更多了。”
《科技日报》记者雍黎介绍,像川渝科技平台共同建设、资源互通、成果转化这些,都是他们重点关注的。“这些措施都切中了我们当下科技创新的痛点和难点,为区域创新中心的建设打造了一个很好的全国样本”。
今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即将迎来下一个五年。站在新的起点,“双城记”要怎么唱?记者在现场听到,两地在现代化城市群、市场一体化建设、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方面都将持续协同发力。未来的双城经济圈,更加让人期待。
在《人民日报》记者刘新吾看来,川渝地区是中西部地区人口最密集、产业能级最高的地区,在整个全国的版图中处于重要地位。“此次明确了今后要开展的10项重点工作,作为媒体人,我也是对此满怀期待,期待将来有更多的好成果”。
四川日报全媒体经济新闻中心记者文露敏表示,希望川渝两地能够同向发力、同答一题,继续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建设,对两地在产业协作上能够取得的新变化和新成绩更加期待。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刘晓媛 陈望 汤海林 林红 徐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