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CQTV品牌节目 > 重庆新闻联播 > 正文

立秋至 稻飘香 巴渝大地秋收忙

今天(8月7日)是二十四节气的立秋。我市部分区县水稻已陆续成熟,各地通过推广机械化收割、优化农技服务等举措,加快秋收进度,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在位于永川区朱沱镇的“全国水稻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万亩示范区”,金黄的水稻弯下了腰,联合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将饱满的稻谷尽收囊中。测产结果显示,示范片水稻平均亩产达到了842.44公斤,较去年提升10%以上。

永川区种粮大户罗永勇:“全程都有技术人员指导,从播种那一刻起,到每一次施肥都是精细化管理。今年的稻谷又长又饱满,颗粒还特别均匀。”

永川区粮油技术推广站站长唐科明:“整建制推进水稻单产提升工作,关键就在于统一技术标准,就目前收割测产的情况来看,成效显著,单产较大幅度提高已成定局。”

进入8月,荣昌区32万亩水稻陆续成熟,大型收割机开进田间沃野“一显身手”,收割、脱粒、碎秆一气呵成。今年,潼南区种植水稻39.4万亩,预计产量21万吨。在龙形镇经堂村,得益于农业机械化,水稻基地收获进度明显提速。

潼南区龙形镇经堂村水稻基地负责人周始进:“以前通过人工收割,需要一个多月,现在通过机收,10天左右就能完成收割。”

潼南区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农机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邓洪:“目前,水稻已实现耕、种、防、收全程机械化,机收率达到96%,预计每亩节约成本400余元。”

合川区水稻机收也全面铺开,1000多台联合收割机抢收稻谷。为了将秸秆变废为宝,当地农业农村部门引入适配农机、建设仓储转运等平台,推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合川区龙市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叶胜华:“综合利用下来,每亩能为群众带来效益超过100元。今年,我们在全镇范围内进行推广,预计完成7000亩。”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