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CQTV品牌节目 > 重庆新闻联播 > 正文

【民生为大】办好群众身边事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乡村振兴,民生为先。今年以来,我市各地从农村群众人居环境、道路出行等身边事入手,将一项项民生实事落到实处。

“四好农村路”建设,关系着群众出行和产业发展。在潼南区,沿着涪江延伸的滨江路不仅串联起国家4A级景区大佛寺、双江古镇与双坝万亩蔬菜基地,还彻底打通了区域旅游交通瓶颈。截至目前,全区农村公路总里程已突破5000公里。

潼南区大佛街道前进村村民傅琴说:“这条路修好以后,无论是我们去城里买东西,还是城里来我们这儿玩,都很方便,平时在路边散步、骑车的人很多,也很热闹。”

潼南区交通运输委规建科工作人员唐山林介绍,围绕农村产业、旅游发展织密农村公路路网,扮靓美丽乡村,全面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美丽庭院”建设,承载着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市第三批23个“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项目之一,位于荣昌区万灵镇沙堡村的丘水萝乡——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项目近日完工,项目保留村庄原始风貌的同时,聚焦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升级等,完成72户农房的提升改造。

“我们家里面改了屋顶、墙面、院坝、围墙,比以前住得舒服多了,改得反正非常到位。”荣昌区万灵镇沙堡村村民陈中海告诉记者。

荣昌区万灵镇党委委员、副镇长邹言波透露,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特色民宿、乡村采摘等新业态,用“小院经济”来带动“大产业”。

农产品驿站建设,连接着小农户与大市场。涪陵区石沱镇在当地农户自发形成的农产品销售地,新建了120平方米的驿站,配备摊位、吊扇、农产品宣传海报等,让农户摆摊不再风吹日晒。

菜农李应会说:“给我们修一个卖菜的驿站,对农民很好,我们不赶场上街,就在这里自产自销。”

涪陵区石沱镇产业发展服务中心主任李鹏表示,将继续完善“劳动者之家”的打造,让在驿站售卖蔬菜的农户和周边的户外工作者,可以有水喝,有地方休息,提升群众的幸福感。

(重庆广电-第1眼TV综合报道)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