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近年来,我市各地立足资源禀赋,一个个富有活力的农业产业项目落地生根,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这段时间,綦江区三角镇180余亩山银花迎来采收期。自2022年引进山银花种植以来,村民们第二年便开始采收,此后产量逐年递增。
綦江区三角镇山银花中药材基地负责人王世平透露,估计今年产量在一万两千斤左右,按照今年的行情,估计产值在5万元左右。
在铜梁区平滩镇四方村,已经成熟的李子挂满枝头,通过建立种植业主、村集体、村民之间的三方利益联结机制,当地更换水果品种,有效盘活低效果园,预计今年产量超过50万斤。
铜梁区平滩镇四方村党支部副书记贺熙介绍,现在,他们已经引导了200多户村民参与到村集体牵头的产业发展中来。
为助力乡村振兴,我市持续派遣各领域专业人才到乡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在黔江区太极镇李子村,市科技局帮扶集团干部李忠远刚完成驻村帮扶任务,两年时间里,他多方协调资金、引进先进技术,持续做大做强传统蚕桑产业。
黔江区太极镇李子村党支部书记汪文锐说:“全靠帮扶集团提供技术支撑,全年产茧500多担,产值突破130万元。”
为打通更多农产品销售渠道,李忠远还帮助李子村发展电子商务,将腊肉、土鸡土鸭、苕粉等土特产卖向全国。
电商从业者、黔江区太极镇李子村村民豆小娅告诉记者:“合起来也有十几个品种,全年收入在280万左右,带动农户增收110户左右。”
市科技局帮扶集团驻黔江区太极镇李子村第一书记李忠远表示,不断壮大蚕桑主导产业,形成了生猪、肉牛养殖、农产品加工销售、稻油轮作的多元化产业格局,让村民都能在家门口实现增收。
(重庆广电-第1眼TV综合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