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视界快报 > 正文

【今日关注】暗访防火检查站 工作仍然有漏洞

聚焦民生,化解矛盾,促进发展,助力执政。这里是《今日关注》。每年的7月10日至10月10日,是我市的夏季森林防火期。尤其是最近连晴高温,我市多个区县更是发布了“森林草原火险红色预警信号”,森林防火工作面临巨大考验。为此,《今日关注》记者最近暗访了多个区县的森林防火检查站,那么具体情况如何呢?来看记者的调查。

【7月14日早晨7点30分 合川区草街街道大风门森林防火检查站】

合川区草街街道大风门森林防火检查站检查人员:“可以进去,要登记,要把香烟和火种放在这里。”

记者:“你们一早就到现场来了?”

合川区草街街道大风门森林防火检查站检查人员:“我们24小时都在这里。”

在合川区大风门森林防火检查站,工作人员说,他们目前24小时在岗,吃住都在检查站里。随后三天,记者又走访了巴南、大足、永川、綦江、南川、万盛等11个区县的37个检查站,大多数检查站设施完备、人员尽职。不过,少数地方仍然存在问题。

【7月16日8点35分 江津区珞璜镇顺江森林防火检查站】

记者在江津区顺江森林防火检查站看到,道闸是敞开的,车辆没有经过任何检查就能进入林区;检查站则大门紧闭,无人值班。不过记者在附近还是找到了检查人员。

记者:“8点半了都还不上班?”

江津区珞璜镇顺江森林防火检查站检查人员:“要有车才检查嘛。”

记者:“刚刚不是进去了一个车吗?”

江津区珞璜镇顺江森林防火检查站检查人员:“他在里面住,我检查他干什么?”

记者:“这个车你认识呀?”

江津区珞璜镇顺江森林防火检查站检查人员:“这个车......”

记者:“刚刚是这个采访车进去了。”

江津区珞璜镇顺江森林防火检查站检查人员不回答,走了。

随后记者把问题反映给了顺江社区,社区表示,按照规定,检查站的工作人员应该早上8点到岗,而且所有进入林区的车辆都应该检查。

江津区珞璜镇顺江社区工作人员:“要检查,现在天气这么热怎么不检查,山上禁止一切用火。”

【7月15日10点40分 铜梁区旧县街道双兴村森林防火检查站】

这里是铜梁区旧县街道前往岚槽场的主要通道,车流量比较大,检查站的道闸一直是开着的,车辆自由通行,两名检查人员则在房间里吹空调。

记者:“没有看见你们检查。”

铜梁区旧县街道双兴村森林防火检查站检查人员:“我们是早上检查,现在这么大的太阳哪个去检查嘛,你到公路上去试一下嘛,热得很。”

铜梁区旧县街道双兴村森林防火检查站检查人员:“早上凉快八九点钟,就把拦车杆放下来,检查一下扫一下码,现在热很了就受不了,我们不检查。”

天气炎热,不是更应该加强检查,杜绝火灾隐患吗?随后记者来到双兴村村委会反映问题,早上11点10分,村委会大门紧闭,记者敲门才找到了一名工作人员。

铜梁区旧县街道双兴村专干何伟学:“下班了,你干什么?”

记者:“这才多少时间你们就下班了?”

铜梁区旧县街道双兴村专干何伟学:“11点过一点就下班。”

记者:“现在还没有11点半。”

铜梁区旧县街道双兴村专干何伟学:“刚才我也准备要走了。”

【7月14日中午13点10分 铜梁区安溪镇骑龙乾森林防火检查站】

记者:“在休息呀?”

铜梁区安溪镇骑龙乾森林防火检查站检查人员:“对,两点钟才开始检查。”

记者:“你一天才登记一回呀?”

铜梁区安溪镇骑龙乾森林防火检查站检查人员:“对。登记一回就行了。”

记者:“车牌号都写6002是什么意思?”

铜梁区安溪镇骑龙乾森林防火检查站检查人员:“是护林员的车。”

这名检查人员说,每天中午12点到下午2点他们要午休,所以道闸是敞开的,不用进行检查。可即便如此,他们的检查记录上,每天却只登记了护林员的车辆号牌,其他过往车辆都没有任何记录。

随后记者又来到安溪镇政府值班室,这里安装了智慧防火可视化大屏,在监控中可以看到安溪镇5个森林检查站的情况。中午1点半,这里无人值班,这样的状况,怎么能及时发现检查站存在的问题呢?对此,安溪镇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个智能系统才投入使用,还需要改进。

铜梁区安溪镇副镇长曾宪友:“这个实际上是我们才补安的监控系统,以后检查拦车杆会自动提示,就会自动扫描车辆好久进林区的,从哪里好久出林区的就自然有记录了。”

记者:“有了智能系统就不要人工吗?”

铜梁区安溪镇副镇长曾宪友:“还是要人工。”

智能系统确实可以直接登记车辆信息,但有没有携带火种,却还是需要人工检查。在安溪镇,智能系统和人工检查都存在工作漏洞。记者也把问题向铜梁区林业局进行了反映。

铜梁区林业局政策法规执法科负责人李文兵:“检查站的人员我们要求他整改,感谢你们给我们提出来发现的一些问题。”

天气炎热,检查站的工作确实非常辛苦,但与此同时,高温天气还在继续,森林防火形势十分严峻。从记者暗访的情况来看,少数地区的森林防火检查站仍然存在工作漏洞,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一次疏忽,也许带来的就是难以挽回的严重后果。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