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生、化解矛盾,促进发展、助力执政,这里是《今日关注》。此前,我市部分区县要求农村工匠必须持有“工匠证”,才能承包农村建房项目;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当地长期没有开展工匠培训,工匠们“无处拿证”。前段时间,《今日关注》报道了部分区县农村工匠必须“持证上岗”,却又“无处拿证”的困境后,各级主管部门迅速行动、积极整改。一起来看《关注 · 回音》。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老师吕依然:“钢筋弯折之后的内长这个叫净尺寸,外长叫外体尺寸。”
7月14日上午,在长寿区乡村建设工匠培训现场,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老师正在讲解专业知识。一百多名农村工匠专注聆听。其中,就有来自长寿区云台镇的刘师傅。从去年开始,他因没有工匠证,无法在当地承接农村建房项目,生计受到影响,一度十分焦虑。如今,他终于走进了政府组织的培训课堂。
长寿区乡村建设工匠刘发中:“我感到很高兴。我学了如果考过了,得到这个证了,就可以继续包工干活,
再也不急这些问题 。”
长寿区乡村建设工匠蹇义中:“以前没有培训机会,又怕走错路,又怕报错名。现在政府来搞培训,大家都觉得很实在,不怕被骗了,又不用花一分钱。”
今年6月,记者调查发现,长寿部分镇街将上级“倡导农村工匠持证上岗”的要求,加码为“必须持证才能承包乡村建设工程”。同时,当地对于工匠的培训工作,又长期断档,这就造成了工匠“必须持证”、却又“无处拿证”的局面。《今日关注》报道后,市住建委与长寿区高度重视,全面摸排辖区内农村工匠们的培训需求。7月14日,针对全区146名农村工匠的免费培训,就正式启动了。据介绍,本次培训涉及乡村建设泥瓦工、钢筋工、木工、水电工4个工种,总共将培训80学时,重点提升工匠的业务能力和安全意识。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木工指导老师武新杰:“指导的内容主要包括图纸的解读、构造详图的介绍,以及木工工艺的讲解。第三个是对模板进行加固,这一块是非常重要的,涉及到安全。”
工匠们在接受培训后,市住建委村镇建设处还将组织理论与实操考核。合格者的信息会被录入“全国乡村建设工匠管理服务平台”,并生成培训合格证书。除了长寿区之外,市住建委还要求,全市各区县都要全面摸排乡村建设工匠培训需求,制定本区县培训计划。目前,全市已摸排到6286名有培训需求的工匠,预计将于今年11月底前完成年度培训任务。
长寿区住建委村镇服务科科长张春来:“ 培训注重政策法规,又注重技能培训,同时实现了安全和质量的双把控。”
一方面,相关职能部门推动各区县开展培训工作,逐步建立起乡村建设工匠的培训、认定、使用、管理全流程体系;另一方面,相关镇街对此前将“倡导持证”加码为“必须持证”的情况,也做出了整改。
长寿区云台镇党委副书记张伟:“根据行业主管部门的要求,结合乡镇的工作实际,我们的农房建设可以委托具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或者委托经培训合格的乡村建设工匠来实施。也可以委托有两年以上农房建设经验的技术工人,在村镇服务中心的指导下,或者在经培训合格的乡村建设工匠的指导下来实施。”
农村工匠培训,是为乡村建设的安全与质量“添砖加瓦”。从过去的“坐等培训名额”到如今“主动摸排培训需求”;从政策“层层加码”、“一刀切”,到细化建设要求,新增“老工匠+新学员”的组队模式,我们看到的是,职能部门与镇街正在回归服务本位,政策的善意也真正在基层落地生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