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视界快报 > 正文

【今日关注】查处违建 不能“光打雷不下雨”

聚焦民生、化解矛盾,促进发展、助力执政,这里是今日关注。最近,涪陵区有市民对当地城管局和马鞍街道办事处提出了质疑,认为他们在查处违法建设行为时,“光打雷不下雨”,存在形式主义的情况。今天的节目,我们就去到涪陵,看看当地的违建查处情况。

富春山居B区位于涪陵新城区,2022年9月交房。业主入住之初,涪陵区城市管理局和马鞍街道办事处就进入小区内,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制止违法建设的宣传,并明确告知,任何圈占、硬化小区绿地的行为都属于违法。为此,两家单位还设置了公开电话,接受群众举报。如此明确的态度,让业主们看到了城管部门和当地街道整治违建的决心。

富春山居B区业主:“马鞍街道的工作人员专门在小区里面宣传,他就说了,哪种属于违建,还有涪陵城管局两违办的工作人员也在那里,有宣传。”

不过随着入住率的增加,小区绿地被圈占的情况逐渐出现,于是有业主向马鞍街道办事处,以及区城管局进行投诉。针对毁绿占绿的行为,马鞍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表示,他们进行了查处。

马鞍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工作人员:“他买了房子,都想多吃多占。我们立案查处了的,他们有些水表是下了的,气表下了,包括气他都开不了。”

按照这位工作人员的说法,发现违建,他们随即进行了查处,措施不可谓不严厉。但实际情况却是,小区内圈占绿地遍地开花。涪陵区城管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的王朝介绍说,富春山居B区有30多处违建,从2022年开始,他们就陆续下达了《责令停止违法建设决定书》,由于违建住户没有在规定时限内自行整改,随后他们启动了强拆程序。

涪陵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王朝:“我们的程序都走完了,区政府的强拆公告也下发给街道了的。”

记者:“强拆公告是什么时候下的?”

涪陵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王朝:“从2022年开始至今,陆陆续续都有。”

记者:“一共下了多少份强拆公告?”

涪陵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王朝:“针对B区下了30多份。”

公告早已下达,如果违建住户再不进行整改,强拆工作就该执行了。可从2022年至今,富春山居B区的30多处违建,没有一处被执行强拆。

涪陵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王朝:“就因为这个事情,我们和街道一直在商量,怎么去把它逐一销号。”

记者:“这个商量就商量了两年多。”

涪陵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王朝:“这个......”

按照执法支队王朝的说法,公告下发后,他们把强拆任务下达给了马鞍街道,后续就应该由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去具体实施。那街道方面为何迟迟没有动静呢?

涪陵区马鞍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李晓熠:“富春山居的违建问题历史已久,基本上属于存量问题。”

记者:“但当时交房的时候,那时才开始建,那个时候应该是在建违法建设行为,并不是存量。”

涪陵区马鞍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李晓熠:“对对对。”

记者:“那时候为什么没有制止下来呢?”

涪陵区马鞍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李晓熠:“当时没有制止下来,因为我是去年才来的,这个情况我也不清楚。”

2022年开始新增违建的时候,不及时采取措施制止和拆除,如今却用存量来进行解释,这样的说法无法让人信服。而正是因为最初查处不力,引发了更多人效仿,才导致了如今违建蔓延、遍地开花。采访中,有违建业主表示,他们并没有感受到强拆公告带来的压力。

记者:“街道和城管来不来管?”

违建业主:“现在都接受了,没有哪个管,反正只要不过分。”

采访中,有业主表示,小区绿地大量被圈占的情况,和当初接房时铺天盖地的整治违建宣传,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他们看来,这就是典型的调门很高、不见行动,光打雷不下雨。

小区业主:“他肯定是形式主义噻,只是下了一个通知而已。这个通知就是一张废纸,你发现没得嘛。他肯定是形式主义。”

采访最后,涪陵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表示,强拆虽然是由街道负责实施,但两年多时间得不到执行,他们也存在督促不力的问题。

涪陵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王朝:“实施主体是街道,但是我们有督促街道去实施的义务。”

记者:“实施有没有一个预计的期限?因为毕竟存在两年半了。”

涪陵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王朝:“这个,今年之内应该能行吧。”

口号喊得响亮,却不见实际执行,两年多时间,小区违建遍地开花,好似无声的嘲讽。形式主义的危害,相信大家都能感同身受,它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也加剧了基层治理的矛盾。违法建设行为究竟该怎么处理,涪陵区城管局和马鞍街道办事处肯定比我们更清楚,对照自身的工作,两家单位应该好好思考下,如何回应群众质疑,真正解决问题。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