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7月,晴热高温天气成为主基调,森林火险等级持续升高,各地抓早抓细,通过人防+技防全面织密森林防火网。
大足区古龙镇6个村全部位于林区,林地面积1.6万亩。连日来,当地采取短信提醒、标语上墙、宣传车巡播等方式开展防火宣传。与此同时,护林员、党员先锋队等不间断巡山,6个森林防火检查站24小时值守,落实进山扫码、劝导禁火等管控措施。
大足区古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亚岚:“我们共有3个森林防火物资库。我们今年又增添了油锯3台,风力灭火器5台,配备到各个村社区和森林卡口。”
在主城都市区“四山”防火体系建设中,位于中梁山片区的北碚水土,是重点防控区域之一。目前,当地正强化数字赋能,推进“以水治火、闭环防控”基础设施加快落地。
北碚区水土街道村居事务服务中心主任徐华:“在辖区内5个森林防火检查站安装智能摄像头,在林区制高点安装2个高空预警防火平台,并全部接入141基层智治平台,同时运用无人机开展定点巡护。”
除了统筹力量、防患于未然,早期扑救同样关键。在梁平,森林灭火正依托新技术、新设备走向智能协同,具体来说,侦察无人机填补地面盲区,日巡护超500公里,一旦发现火点,图像即时上传,生成警情,系统自动联动就近力量扑救,实现快速响应。
梁平区林业局预防科工作人员齐方彬:“扑火的无人机到附近的水源进行取水,再配合我们后续的一个扑火队员到现场利用水泵等工具,对火情进行进一步处理,极大地提高了我们森林防火的扑救效率。”
市林业局表示,根据研判,预计今年夏防期间,我市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极端天气偏多,部分区域森林火险等级可能长时间维持在高危险,甚至极高危险级别,其中21个区县高危险以上森林火险气象等级天数可达45—60天。
市林业局预防处四级调研员何远洋:“我们将以‘林长制’为总抓手,压实防火责任,依托‘智慧林长·森林防灭火’应用,执行涉林火情‘135’早期处理工作机制,落实人机双网格协同、森林火险高效管控要求,严防森林火灾发生。”
(重庆广电-第1眼TV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