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CQTV品牌节目 > 重庆新闻联播 > 正文

共护一江清水 重庆全面建立长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重庆市全面建立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新闻发布会近日举行。记者从现场获悉,随着重庆与四川、贵州相继签署生态保护补偿协议,我市已全面建立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现长江干流全域贯通,嘉陵江、乌江等重要支流全面覆盖。

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是通过经济手段让生态保护方获得补偿、生态破坏方支付补偿的制度安排。作为长江上游最大的滨江城市,重庆坐拥691公里长江干流,肩负着守护三峡库区300亿立方米水容量的重大使命。2018年,重庆在全国率先实现市内19条重要河流补偿机制全覆盖,去年以来,重庆相继与湖北、贵州、四川签订补偿协议,实现“补偿机制全覆盖”。

湖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彭辉:“协议规定,湖北、重庆两省市人民政府每年分别出资1.5亿元,设立长江流域渝鄂横向生态保护补偿资金,每年年终根据监测考核断面12个月水质情况测算全年补偿资金。”

机制建设既要整体推进,更要精准施策。例如与贵州省签署的乌江流域补偿协议中,将“总磷”作为核心补偿指标;与四川省签署的长江流域第二轮补偿协议中,创新引入生态流量、自然岸线率、鱼类多样性等"综合得分"体系,告别单一水质考核模式。

四川省财政厅副厅长徐晓驰:“推动补偿机制由‘水质水量双向补偿’向‘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多维补偿’升级,实现了流域生态保护补偿‘从水里到岸上’,从单一的水环境到更加综合全面的生态环境服务效益转变。”

目前,在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改革领域,重庆走在全国前列。数据显示,我市近年来年均投入水污染防治资金约120亿元,通过横向补偿机制撬动各方累计支付7.7亿元,拓宽了水污染防治资金来源,治理成效显著。长江、嘉陵江、乌江重庆段Ⅱ类水质比例逐年上升,74个国家考核断面水质优良率连续两年保持100%,高于国家考核目标2.7个百分点。

重庆市财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唐嘉:“接下来,我们还会通过优化和实施补偿机制,进一步巩固提升水质质量,让长江、嘉陵江、乌江的好水质持续造福每一位市民。”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刘畅 郝岱亚)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