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中区有着丰富的文旅资源,近年来随着文旅产业繁荣发展,景区附近的网约房快速兴起,给社区治理带来不小的挑战。聚焦这一新问题,政协委员积极建言献策,推动网约房从野蛮生长迈向规范管理。
位于渝中区中兴路的熊猫公馆,距离十八梯、山城巷等热门景点只有几百米的距离。大量游客的到来,带火了这里的网约房业态,楼内900多套公寓有超过九成搞起了民宿,经营主体多达50多家,给其他住户的生活带来诸多困扰。
渝中区熊猫公馆住户:“民宿比较多,然后游客多,长期都会有噪音,半夜都有,吵闹的声音特别大。”
了解到这一情况,多位政协委员积极行动,在摸底调研的基础上,报送了社情民意和集体提案,推动渝中区制定出台了《网约房管理试行办法》。该办法明确公安、商务、市场监管、住建、消防、文旅等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规范了网约房经营的准入标准和行业责任,并运用数字化手段,推广使用安全智能门锁,建立“一房一码”动态管理机制,实现网约房线上报备、复核、赋码、监管、退出等全流程监管。
渝中区熊猫公馆民宿经营者郭洪:“顾客要入住之前,我们就发一个小程序给他,顾客认证上后到这里就刷身份证可以开门,很方便,比较正规。”
渝中区公安分局南纪门派出所警长李昀昊:“整个楼层,我们通过监控,再加上门锁,二合一,通过以锁控房,然后以房管人,然后数据再上传到云端,就进入了公安的系统。”
渝中区政协委员、重庆志和智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舒:“参与了制定《网约房管理试行办法》的调研、讨论、专题协商会议,还有一些暗访工作。现在各部门对网约房的管理更加规范化、法律化、系统化。”
据了解,截至目前,当地已在线上发放房源码1.3万余个,网约房安全智能门锁的普及率超过74%。涉及网约房的相关警情同比下降了33.8%。
渝中区公安分局副局长蔡小龙:“下一步,我们将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把这个技术做实做强,同时通过政府的引导,使这个行业出现健康有序规范的发展。”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李开文 胡嘉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