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CQTV品牌节目 > 重庆新闻联播 > 正文

做好“土特产”文章 各地因地制宜打造乡村富民产业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连日来,我市各地结合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特色产业,让“土特产”成为富民兴农的“金钥匙”。

在永川区红炉镇,上百亩金银花进入盛花期,村民们手指翻飞,将金银花花苞收入竹篮。近年来,当地通过“党支部+业主+农户”模式,整合闲置坡地资源,发展金银花产业,已初步构建起“种植—加工—销售”全链条产业。即将投用的烘干厂日加工鲜花能力达800公斤,可推动产品附加值提升60%。

永川区红炉镇红石村党委书记曹华洪介绍:“今年能产6000斤干花,收入能达到30万,我们下一步打算开发护肤产品、清凉饮料,让金银花的价值发挥得更好。”

在铜梁区华兴镇团林村,老鹰茶采摘已接近尾声。当地采取“村集体+脱贫户+农户”的利益分红模式,鼓励村民发展茶产业,目前全村种植老鹰茶1000余亩,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50万元,带动村民增收150余万元。

铜梁区华兴镇团林村党支部书记杨小平透露,他们计划新种植老鹰茶树200亩,建设一条老鹰茶深加工生产线,唱响老鹰茶品牌知名度。

在云阳县巴阳镇,1.2万余亩枇杷也喜迎丰收,来自全国各地的收购商络绎不绝。今年当地枇杷产量有望超过1.5万吨,产值预计1.8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

云阳县巴阳镇巴阳村果农熊德清告诉记者,他有5亩地的枇杷,能卖五六万块钱。

带货主播熊维莉说,直播间每天可以卖出100多件,主要发往重庆、四川、广州这些地方。

(重庆广电-第1眼TV综合报道)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