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重庆的重大使命,也是重庆服务国家开放大局的重要担当。市政协委员聚焦这一使命,深入调研、积极建言,为重庆加快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新格局贡献智慧力量。
今年4月,重庆江北国际机场T3B航站楼正式投用,标志着重庆航空枢纽建设迈入全新阶段。围绕航空枢纽建设,市政协委员们深入航空产业园、物流仓储中心等一线开展调研,提交了“构建重庆临空经济产业集群”、”低空经济赋能重庆航空枢纽发展路径研究”等多份政协提案,为航空枢纽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市政协委员、重庆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伟:“将来的重庆江北机场、重庆璧山机场这两大枢纽机场,周边都规划了上百平方公里的临空经济区,我们就会发展与航空密切相关的临空产业,包括现在蓬勃发展的低空经济,形成市内双枢纽客货并举,成渝世界级机场群协同联动的这样一个全新的枢纽格局。”
在推动重庆打造内陆开放综合枢纽进程中,市政协聚焦发展中的难点、堵点问题,组织委员、专家学者、企业家等多方力量,深入园区、企业开展超50次专题调研,举办12场协商议政活动。在国际物流枢纽园区建设方面,委员们提出了 “构建多式联运智慧调度平台”“培育通道经济特色产业集群” 等 30余条可行性建议,推动园区加快创新开放步伐。
市政协委员、重庆国际物流枢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黄浦:“目前我们在产业上与旁边的青凤科创城联动,共形成了约18.5平方公里的产业空间,形成研发制造在综保区、加工配套在周边的高效协同分工体系。同时我们也在积极融入枢纽港产业园建设,目前已有10个项目纳入了枢纽港产业园,还有21个项目正在积极推动。”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方芳 卿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