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内陆开放国际合作引领区,离不开高效的口岸、畅通的物流。今年以来,我市提速构建现代化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不断完善国际物流口岸通道网络,做大做强口岸经济,内陆开放综合枢纽集成效应持续凸显。
近日,10余艘满载硫酸铵的货船从贵州沙湾码头出发,沿乌江航道,抵达重庆港涪陵港区黄旗码头,在换装大船后,继续驶向宁波舟山港,进而出口国外。作为长江上游南岸最大的支流,乌江是国家“四纵四横两网”高等级航道网的组成部分,具有运量大、成本低的优势。目前,依托龙头港水运优势,涪陵已成为全市第四个西部陆海新通道发运节点。
涪陵区交通运输委党委委员、涪陵区港航海事事务中心主任李明亮介绍,全力推动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建设,逐步形成水运大区的发展优势,将通过5年努力,建成“航道通行千吨级 港口吞吐千万吨级”目标。
在近期竣工的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位于保税区核心区域的东盟木薯粉西南集散中心揭牌成立。来自老挝的首批1060吨木薯粉搭乘西部陆海新通道中老班列抵达团结村集装箱中心站,经集装箱调拨转运至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食品仓库后,顺利通关。
重庆泛欧公司市场部物流经理何玮佳告诉记者,下一步将加强与老挝、柬埔寨、越南等东盟国家沟通协调,借助建成的重庆国际铁路港综合保税区“保税+”优势,进一步推进企业间的国际贸易。
口岸贸易的繁荣,不仅让“引进来”更便捷,也让“走出去”更高效。在此前开通“渝深港图定班列”的基础上,今年我市又首发图定中亚班列,该班列经霍尔果斯口岸出境,跨越哈萨克斯坦,预计12天左右抵达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将重庆企业出口中亚地区货运时效缩减了30%以上。
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铁路物流中心团结村营业部经济师卢玲说:“图定班列以固定时间、固定线路、固定班期进行组织,相较以往‘货等车’的零散发运而言,它具有运输时间短、成本低、运行稳定的显著优势,为西南地区的外贸企业,提供了更加优质的跨境运输保障。”
市政府口岸物流办表示,今年以来,我市加快构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内畅外联”的江海、铁海、铁铁、公铁、公海多式联运集疏运体系。一季度,重庆水运口岸外贸集装箱量达14.5万标箱,同比增长30.8%。铁路口岸外贸集装箱量7.9万标箱,同比增长22.7%。
市政府口岸物流办副主任李颜表示,下一步将强化集疏运体系重大项目基础支撑,聚焦提升干线、畅通支线、枢纽末端等重点领域,加快推动团结村中心站提质扩能改造等项目,突破运能瓶颈、完善枢纽功能,推动多式联运高效衔接。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富治平 宋念念 刘恋 张骏凯 特约记者 夏雷 郭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