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CQTV品牌节目 > 重庆新闻联播 > 正文

打造消费新场景 老旧防空洞变身“城市会客厅”

纵横交错的防空洞,曾是守护山城人民生命财产的“地下长城”。近年来,重庆巧妙盘活老旧防空洞资源,以“防空洞+”的新业态,打造多元消费新场景,让原本静默的地下空间变身承载山城烟火与潮流活力的“城市会客厅”。

五一假期已过,沙坪坝区“洞舰1号”景区内,前来参观体验的游客们依旧络绎不绝。这座由防空洞改造而来的景区,曾是一家种植蘑菇的小基地,经济效益低下。2021年,当地盘活资源,引入“洞舰1号”项目落地,打造成为拥有全国首创的超大模拟地心载人电梯,和360度沉浸式环幕体验的科幻地下城主题景区,重庆防空洞历史和国防动员教育也融入其中,成为重庆都市旅游的又一潮玩新地标。

游客言语说:“游玩这个项目还是蛮有意思的,又可以了解之前重庆的历史,又可以体验当代的先进AI技术,我觉得还是很有意义的。”

沙坪坝区国防动员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刘望告诉记者,将进一步对全区早期人防工程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升级改造,着眼消费新场景,着眼“15分钟高品质生活圈”建设,打造“服务民生”新地标。

防空洞改造不仅是空间重塑,更是山城生活美学的延伸。走进位于渝北区龙头寺的重庆“地下之城”,最地道的重庆烟火气扑面而来。这座拥有18个大小防空洞、近4万平方米的地下防空洞群,是长安兵工厂旧址。如今已被打造成集特色餐饮、休闲娱乐、文化展示等为一体的文旅综合体,包含重庆老火锅、老茶馆、“背篓菜市”等极具重庆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消费新场景。五一假期,仅“地下之城老火锅”便接待游客近2万人次。

一位游客说:“很有地域特色,第一次在防空洞吃火锅。”

地下之城文商旅项目经理王紫琳介绍,目前防空洞图书馆、洞见相亲会、咖啡厅、酒吧等业态都在紧锣密鼓地推进中。同时,也在计划打造一座历史展览馆。

据不完全统计,重庆地下有1000多个防空洞,使用面积100多万平方米。近年来,我市持续实施“山城洞天”人防工程服务民生专项行动,防空洞纳凉点22年来接待群众近2550万人次;在经济方面,2024年15个“山城洞天”项目游客量首超400万人次,整体营业收入首超6000万元。从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到滋养城市文脉的创意容器,重庆防空洞的华丽转身,已成为这座城市“刚柔并济”的最佳注脚。

重庆市国防动员办公室二级巡视员池彬表示,持续推进人防工程盘活利用,打造更多“洞见历史”,“洞感科技”,“洞享生活”的消费新场景,在服务人民群众中,擦亮“山城洞天 渝众不同”新名片,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林红 唐畅 特约记者 唐春琳)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