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潼南区紧扣全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实施“涪江奔腾”计划,全力打造成渝中部先进制造业基地。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2%,GDP增长6.8%,居全市第二。
潼南瞄准汽车后市场,将汽车再制造及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列为支柱产业之一。重庆弘喜汽车科技公司内,工人对废旧电池检测、拆解、重组,实现“退役”电池再制造。该企业年处理退役锂电池1万吨,生产梯次电池200兆瓦时。
重庆弘喜汽车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运营总监刘天晓:“一季度拆解汽车25000台,回收可利用退役锂电池近1200吨,实现了退役电池循环再生。”
同样位于潼南高新区的氢潼新能源氢能产业基地,已建成燃料电池核心零部件等设施及实验室,年产2000台燃料电池发动机系统的柔性产线运转有序。
重庆氢潼新能源研究院副总经理绳新发:“一季度在智能化集成控制、大功率燃料电池发动机等方面,实现了技术突破,生产发动机50台,将广泛应用于重卡、助力车、无人机等领域。”
潼南以打造“制造强区”为首要任务,发挥优势壮大集群,聚焦招商、科技等领域攻坚,加快建设成渝中部制造业基地。
潼南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尤长清:“潼南将坚持以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主攻方向,
突出‘四侧’协同,推动‘四链’融合,加快构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新模式,集群式壮大‘3+3+N’现代制造业,全力推动制造业奋力突围、强力突破,坚定走好制造强区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