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检验检查,一直是患者看病就医诟病较多的问题之一。市卫生健康委以系统思维、数字化手段进行制度创新,推动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为患者减轻了医疗负担。这一探索 ,也成功入选2024年度重庆市改革发展最佳实践案例。
因颅内肿瘤,耿女士的儿子近日住进了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儿童病房,准备放疗。由于前不久在其他医院做过全脑全脊髓核磁共振,医生没再给孩子开同样的检查,为耿女士节约了约4000元的检查费用。
耿女士:“给我们减轻一定的经济压力。”
给耿女士带来实惠和方便的,是我市建立的医检互认制度。目前,全市1233家乡镇卫生院及以上医疗机构已接入 市医学检查检验结果共享互认平台, 嵌入医生工作站7.7万个,医生通过工作站即可“一键调阅”其他医疗机构的检查资料,以高清无损的方式实时查看原始检查结果 。 为保证检查检验质量,我市对业务流程进行再造,统一互认范围、互认项目、技术标准,并进行质量控制,实现“ 一体质控,全市互认 ”。
奉节县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刘水:“三个月内规范完整的医学影像检查结果,在符合互认条件、满足诊疗需要的前提下, 原则上予以认可 。”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王志强:“同时我们也建立了考核机制,把我们医生做医检互认的数量,纳入我们医生的医疗质量考核里面去,和医生绩效是具体挂钩的。”
市卫生健康委表示,目前,我市检查检验互认项目已扩大到161项,覆盖诊疗中大部分常用、高频、高值检查检验项目。通过医检互认,人均节省检查与排队取片时间4小时以上,单次就诊平均减少跑动次数2次以上,医学影像结果互认率已由2023年底的4.13%提升至30.79%。
市卫生健康委医政处三级主任科员马启全:“截止到现在,全市通过应用已经累计调阅检查检验结果达到1358万人次,互认了115万人次,节约了老百姓的就医费用大概有2.5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