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市科技创新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主战场, 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通过做大项目“支撑盘” 、迭代助企“服务包”, 带动一季度GDP增长6.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3%, 跑出经济回升向好“加速度”。
不久前,方大海航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项目一期在西永综保区正式投产,年承接能力达到60台。这个基地相当于航空发动机的“4S”店,在全国率先同时拿到了5个航空发动机修理牌照,这也意味着重庆成为了国内第7个拥有全链条航发完整维修能力的城市。
方大海航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项目相关负责人、瑞航(重庆)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副总裁张建立:“二期也同步开工建设,2026年下半年建成投产,项目预计10年内累计引进,航空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超过400人,2030年左右形成百亿级的生产规模。”
从去年底签约,到今年4月底投产,项目的高效落地与全周期服务的跟进密不可分。 针对落地选址、资金筹措等重点环节,高新区成立了 金融、谈判和建设三个专班,三周时间,帮企业争取10多亿融资贷款,同时,制定多个选址方案 。
重庆高新开发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尹勇:“在项目选址、厂房建设、能源配套、要素保障等关键环节,建立绿色通道,构建起管委会统筹、部门联动、企业协同的全周期服务机制。”
抓项目、优服务, 今年一季度,高新区谋划实施项目389个,新引进项目21个,新实施智改数转项目13个,技改投资增长43.6%。同时,强化质效导向,释放投资“实物量”, 一季度固投增长10.4%, 工业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分别增长30.8%和15.6%。
重庆高新区改革发展局投资及招投标管理科负责人刘放表示,高质高效服务企业,是拼经济抓发展的关键。将继续做好项目数字化管理,实现项目建设进度、投资运行、资金使用等全流程协同监管,55项涉企服务全流程帮代办,全力以赴打赢二季度“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