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去年以来,我市以法治化为主线、数字化为引擎,加快构建信访矛盾化解“全链条”,相关做法入选2024年度重庆市改革发展最佳实践案例提名案例。
在丰都县群众来访接待中心,义务宣讲员彭大姐正结合自身“信访”经历,向来访市民讲解相关政策。从曾经的“老上访户”,到如今的义务宣讲员,彭大姐的转变与我市开展的分众化宣传信访法治先行密不可分。以丰都为例,当地在县级层面组建“干部+群众”双宣讲团讲政策、说法规。
丰都县群众来访接待中心义务宣讲员彭明芬:“依法信访受保护,违法信访要处理,依法规讲政策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
除了强化分类精准宣传,信访部门还提速信访事项受理办理。在渝北,群众反映强烈的断头路问题,就通过多跨协同得以高效解决。
渝北区信访办来信来访科、群众工作科科长张勇:“策动市住房城乡建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地产集团等多部门协作,共同解决,同时针对类似民生问题开展举一反三。”
而在全市层面,市信访办编制了《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清单》,明确诉讼、仲裁、行政、信访等7类程序37种情形的处理渠道和方法。信访工作已融入乡镇街道“141”基层智治体系,初次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持续提升。
市信访办党组成员、副主任董涛:“下一步我们将一体推进法治化提质和数字化增效,架好为民解难连心桥,用好社情民意晴雨表。”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伏毅 汤海林 特约记者 郑颖聪 刘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