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投用的瑞航(重庆)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项目一期工程,不仅填补了重庆民用航空发动机维修领域的空白,更标志着重庆成功跻身全国第七个具备全链条民航发动机完整维修能力的城市行列。该项目的投用,将为重庆加快建设内陆开放综合枢纽注入强劲动力,助力重庆在航空产业版图中占据更重要的位置。
瑞航(重庆)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项目一期工程,是辽宁方大集团与重庆市政府战略合作的重要成果,坐落于西永综合保税区,改造面积达8500平方米。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实现60台发动机的维修规模。飞机维修如同汽车维修,有着丰富的应用场景与细致的分级体系。依据飞行时长和部件维修难度,行业将飞机检修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其中A级检修最为基础,而发动机维修则属于难度最高、工艺最复杂的D级检修范畴。
瑞航(重庆)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副总裁毛志东:“在瑞航发维成立以前,重庆还没有航空发动机的综合性维修服务商,很多潜在客户修理飞机发动机往往都需要送到国外,部分发动机甚至需要送到欧美,运输周期、修理周期和维修费用都比较高。瑞航发维投产过后,可以给客户的每台发动机缩短运输时间大概3周,节省运输费30到40万元每台。”
瑞航(重庆)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项目分三期建设,全部建成后,设计年维修能力将达600台,预计年产值突破百亿元大关。4月24日,方大重庆航空城的飞机拆解项目也迎来重要进展,首架飞机的拆解正式启动,同时锚定飞机全生命周期末端,拆解航材回收利用业务宣告正式投产。
重庆海航航空资源循环利用有限公司总裁王志刚:“该项目计划2025年拆解2架飞机并实现投产盈利。未来,将扩充更多的生产线,打造全国最大飞机‘绿色回收’基地。”
据了解,一年前方大重庆航空城首个项目顺利落地。按照规划,方大重庆航空城全部项目投资超1000亿元,到2030年最大可实现年产值3500余亿元,新增直接就业岗位近2.5万个,将极大推动重庆航空产业发展与就业提升,为区域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金义军 方向 特约记者 郑颖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