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化与现代化深度融合的新时代,公安基础工作正经历从“主观研判”到“数据分析”、从“粗放管理”到“精细治理”的转变过程。作为预防警务的“参谋部”和基础工作的“枢纽站”,在重庆市公安局治安总队的统筹指导下,江北区公安分局打造以“一个部门统基础、一套规范管流程、一张清单明任务、一个平台推应用”四个一工程为抓手的基础管控中心,用“数字化、智能化”为驱动,全面推动社区警务工作转型升级,成为江北公安基础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智慧中枢”。
民警在公安基础管控中心工作(江北警方 供图)
“一个部门统基础”:构建全量管控的“数据基座”
“通过升级版的‘实有人口管理助手’,数据统计较以往更快捷,数据采集更准确!”不到10秒钟,石马河派出所社区民警陈霞就完成了一户实有人口信息的采集和核对工作,这都得益于分局基础管控中心统一管理数据的落地生效。
“基础管控中心发挥牵头抓总的‘大脑’作用,对条线业务进行梳理,并按照‘1+19+18+N’体系推动‘一个部门统基础’落实。” 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基础管控中心主任张勇介绍道,为此,基层管控中心构建了“管控中心、警种部门服务岗、派出所基础管控岗、社区民警”4级贯通,“统筹管理、要素管控、业务指导、数据支撑”4岗联动的“144”工作架构,通过基础管控中心全面统筹派出所基础工作,实现任务统一部署、数据统一管理,构建起覆盖全域、动态更新、深度关联的基础工作要素管理体系,为精准防控和高效治理提供坚实支撑。
实践中,基础管控中心不断打通公安内部与社会外部数据接口,汇聚实有人口、房屋登记、行业场所等十大类200余项基础数据,形成“一网通联、一图可视”的数据管理模式。此外,基础管控中心还深化警网融合,融入基层治理,推动派出所将工作重心转移到辖区安全防范上来。一系列组合拳下来,基础效能更有力、内外协同更高效、民警工作更便捷。
民警在社区开展宣传活动(江北警方 供图)
“一套规范管流程”:锻造标准规范的“刚性准则”
“通过直观浏览‘指令运行、质态跟踪、重点推进、友好交流’四个板块内容,就可以对我们派出所下步社区工作质效增长点了如指掌。”石门派出所分管基础工作的副所长张耀通过手机,就能点击查看基础管控平台下发的《基础管控中心专刊》,这是基础管控中心推进“一套规范管流程”的一个缩影。
“针对前期部分单位反馈信息不全面等问题,基础管控中心通过制定统一标准规范,确保每一项警务工作在标准轨道上运行。”人口管理支队支队长、基础管控中心副主任张俊介绍,中心结合实际建立完善任务统筹、指令派发、质效监督、能力提升、会商研判5个相互促进又相辅相成的工作机制,拓展N个工作措施,形成按标准执行、按规范管理的工作格局。
同时,他们以关键指标“立桩”、业务分工“结网”,构建起市局基管中心、分局基管中心、派出所综合指挥室“纵向业务体系”和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镇街治理中心、其他社会单元“横向联动体系”,因地制宜探索出“上下贯通、左右衔接、多跨协同、集智并进”的新路。
民警对案情进行分析研判(江北警方 供图)
“一张清单明任务”:拧紧明责减负的“制度发条”
如何建立起社区警务任务确认、准入机制?如何进一步明晰各警种部门与派出所的职责边界?随着《派出所基础工作任务清单》的落地,江北区公安分局基础管控中心完成问题解答。
前期,基础管控中心曾先后8次组织19个警种部门研究制定社区警务任务工作清单,将245项社区警务工作按照“人、事、地、物、组织”5个板块归并整合为61个工作事项,并以此聚合形成《派出所基础工作任务清单》,同步制定工作指引,紧贴实战细化任务最小颗粒度,逐条制定标准工作对象、工作内容、赋能信息、评价标准的任务标准件,警种部门、派出所和社区民警职能职责一目了然。“清单就像‘说明书’,该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标准十分清晰,再也不会‘眉毛胡子一把抓’。”五里店派出所所长官彦感慨道。
在此基础之上,他们还建立起“通报+督导、线上+线下”常态督导机制,每日开展线上系统巡查,实时开展线下实地督导;建立以清单完成度为核心的监测评估体系,将数据质量、防控成效与派出所评价和社区民警评优挂钩,进一步破解基层警务“职责不清、考核泛化”难题,确保每一项基础工作落地见效。
制定标准倒逼能力升级是“一张清单明任务”的重要目的,具体实践中,派出所评价围绕新时代公安派出所职责任务,设置了维护辖区稳定、守护一方平安等5个维度、66个监测项;社区民警方面围绕社区民警5大职责,设置管理实有人口、掌握社情民意等5个维度、48个监测项。其中,49%的数据通过系统自动抽取生产,45%的数据由警种部门依据抽检结果客观评价,6%的数据由民意监测数据提供,不再需要派出所和民警填报,实现为民警减负和避免“天花板”数据的双优提升。
民警热情为市民服务(江北警方 供图)
“一个平台推应用”:畅通智慧警务的“数字渠道”
“只需要轻轻点击,我们就可以在‘基础工作驾驶舱’完成集接收、研判、派发、处置、回收、督查、整改、反馈”的业务流程闭环。”在基础管控中心,电子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各业务数据态势图,一旁综合管理岗民警吴限亮介绍,他们以移动警务APP为载体,立体搭建基础工作平台,打通部署到派出所的基础工作系统,实现派出所基础工作全流程平台内闭环运行。
张俊副主任介绍,基础管控中心是集信息汇聚、模型计算、管控服务和质效评价于一体的派出所基础工作综合性枢纽,通过建设智能化应用平台,推动社区警务工作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全面提升实战效能。
“叮!您有一份新的指令待签收!”看见弹出的对话框,位于华新街派出所综合指挥室的基础管控岗民警谢怡迅速响应,完成相应内容填写并及时反馈,基础管控中心民警冉启柏审核后完成收录。他介绍,除了日常周期性任务和临时任务可以通过中台下发外,专项任务也可由警种部门发起,经基础管控中心审核同意后下发,实现任务全程监督,工作闭环流转,在提质增效的同时也能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撑,推动实现基础业务统管、工作流程统一、治安要素统治、隐患风险统感、综合研判统领、监督评价统筹。
基础管控平台办公场景(江北警方 供图)
截至目前,通过基础管控平台下发周期性任务 63项,指令任务893次,驳回61次,社区民警报送各类信息8775余条,报送各类宣传内容4503余次,实战成效4626余次。
同时,中心始终以一线实战和民警需求为牵引,不断创新开发实用小程序,搭建智能算法模型,汇聚多源数据,自动分析异动异常,动态跟踪敏感信息,预警风险,用大数据支撑社区警务效能提升。
基础管控中心运行以来,江北区刑事案件总量下降39.02%,治安警情、九类街面警情均呈持续下降趋势,犯罪人员的案前信息采集率由65.3%上升到90.1%,有力维护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平稳,切实提升公安工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质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