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铜梁正积极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巴渝新村

4月21日,在“扛起新使命 谱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大美乡村建设”新闻发布会上,铜梁区人民政府副区长任建平表示,在铜梁区围龙镇桥亭湖片区,通过政府、群众、产业“三向发力”,建设“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示范窗口,绘就生态宜居、产业兴旺、文化传承的和美乡村新画卷。

微信图片_20250421142209.png

政府统筹添动能。铜梁建立“1+6”政策体系(1个方案+6项制度),整合市、区两级资金,联动川渝专业团队编制全域规划,按照“一村一特色、一片一主题原则,以“画里桃源”“稻香渔歌”“瓦上秋光”为主题,科学布局农房、庭院、公共空间与产业带,打造“桥亭外”“十二时”等景观,吸引众多游客打卡,有力助推农文旅融合发展。

群众参与聚合力。通过“投智、投劳、投物、投资”激发村民主动性。投智方面,召开“院坝会”“村民议事堂”50余场,群策群力优化“二十四节气主题场景”等景观设计方案。投劳方面,发动村民参与施工、绿化、保洁等环节,累计节省人工成本300余万元。投物方面,积极引导村民捐赠老砖瓦、旧农具等乡土材料600余件,打造“乡愁记忆”景观小品10处,让改造后的村庄“有故事、有底蕴”。投资方面,强化“谁受益、谁投入”意识,推行分类筹资机制,村民按“安居、宜居、乐居”三种类型,共筹集600余万元用于房屋和庭院整治,为长效管护注入“群众力量”。

产业融合增效益。聚焦特色产业,打造“种植+文旅”发展模式,建成千亩阳山水蜜桃基地,年产精品蜜桃15万公斤,连续举办多届“赏花季”“采桃季”等文旅活动,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2000余万元,带动周边农户年均增收1.5万元。联动餐饮、民宿等业态,将农房升级为精品民宿、茶室及手工作坊,目前有40家农户经营民宿,年均收入超10万元,真正让群众吃上了“旅游增收饭”,实现了“家门口致富”。

微信图片_20250421142216.jpg

任建平表示,下一步,铜梁区将持续深化“政府引导+群众主体+市场运作”模式,放大“跨村联建、串点成线”机制示范效应,培育一批农文旅融合示范村,打造更多“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留得住乡愁”的巴渝新村,加快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  作者:陈沾弟 周凯航 彭佳琪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