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视界快报 > 正文

对“暗号”的免费餐 感受重庆的温度

真的无法想象,作为一名记者,做新闻竟然要去“讨饭”。得知在重庆,有部分餐馆,只要能说出暗号,就能得到一份免费食物,这让我产生了好奇,这是真的吗?

时间回溯到4月16日上午十一点半,我在重庆光电园的一家米粉店,与服务员对上了暗号。

记者:“来份‘单人套餐’,方不方便?”

锦福昌羊肉粉店服务员:“可以,你吃辣椒吗?”

记者:“要一点。”

我刚才真的很紧张,喉咙发紧,手都出汗了。之前我心里准备了十多句理由,脑海里预演了无数次对话场景,让他们相信我真有困难,没想到一句都没用上。服务员没多问,就跟接待普通客人一样。

记者:“这是二两吗?”

锦福昌羊肉粉店服务员:“三两,要让你吃饱。”

记者:“很大一份,量特别足,还有羊肉。”

服务员的“淡然”让我慢慢忘记了紧张,我一边吃一边和服务员们聊起了天。她们说,像我这种来吃“单人套餐”的一周偶尔有几人。他们都不会问啥子,只要开口,都给。

锦福昌羊肉粉店服务员:“别人既然有困难来找你,你不能让别人感觉自己受了很大的侮辱。他说就是,说了我们煮就行了,这个没有什么的。”

在吃完羊肉粉后,我表明了身份,并付了款。但服务员一直说,只有对了“暗号”他们都认。

锦福昌羊肉粉店服务员:“不付,不付。”

记者:“要付款,要付了,把这个留给真正有需要的人。”

相同的方式,我来到另外一家店对起了“暗号”。我本以为有了经验,我会熟练一些,但老板娘的热情,还是让我感到有些难为情。

记者:“老板你们这个是‘1号餐’?”

创意小厨老板娘徐女士:“‘1号餐’,有。”

记者:“要得,那麻烦来一份。”

创意小厨老板娘徐女士:“要喝茶吗?”

记者:“你们考虑得周到,谢谢。”

我来的时候是餐馆比较忙的时候。老板娘依然很热情地让我坐下,还给我倒茶。十分钟后,给我端来了一份回锅肉、一份炒空心菜和一大碗米饭。

创意小厨老板娘徐女士:“慢慢吃,帅哥。这没什么关系的,反正你有什么事就跟我说。”

老板娘给我安排的分量特别足,由于我在上一家吃了三两羊肉粉,现在根本吃不下。

记者:“这吃不完可不可以打包啊?”

创意小厨老板娘徐女士:“可以打包。前面还有个也是跟你一样,他是提起大包小包的。以前我们都是一个菜,他吃了很大一锅饭。然后他就说,他说姐姐,还是有点没吃饱。然后我跟所有阿姨说,来了之后都是一荤一素。”

聊到这里,我感到实在不好意思了,表明了记者身份,并付了款,和同事一起吃完了这一份“1号餐”。

记者:“你为什么想到要做这事?”

创意小厨老板周先生:“因为我小的时候,很困难。十几岁出去出门打工,哪有钱。吃了一份免费餐,那老板说你吃饭也可以,你在我这里打工也可以。反正那个善意的种子,就一直在我心里埋下了。”

两家店的老板对于求助者的理解,都是源于自己“淋过雨”受过别人的一饭之恩。米粉店何老板说,从2015年开始,他们开了第一家店,最多的时候开了三家。后来由于人手不够的原因,现在还剩下了一家。但从始至终,他们都在自家店门口最显眼的位置,贴上了对“暗号”吃免费餐的通知。炒菜馆周老板年轻时吃过很多苦,是一个川菜馆的老板,在他最绝望的时候收留了他,教他手艺,给他饭吃。让善意的种子埋在了自己心里。2018年回重庆开办了这家餐馆时,就将1号餐放在了门口。

创意小厨老板周先生:“给他(受帮助的人)埋下种子,以后他也会把爱心延续下去。”

体验完对“暗号”吃免费餐,一股暖流在血液里悄悄奔涌。服务员和店老板无条件的信任,送餐时小心护住对方体面的善意,那句“把爱心的种子,种到他的心里面”的留言。让我突然明白,这不仅是一餐饭,更是人间温情的播种。在这座城市的某些角落里,有这样一些“淋过雨”的人正用最朴实的方式守护着他人最基本的尊严与温饱。相信这份善意会化作爱心的种子,在人与人之间生根发芽,为困境中的人点亮希望,为社会注入温暖。

(  作者:伍登科 陈卓 谭厅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