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女士、付先生等人通过一家中介公司的推荐,到江西一家电子厂上了一个多月的班。等他们回到重庆后却发现,中介公司此前承诺的奖励时薪,很可能无法兑现。
2月初,邱女士、付先生等人在网上求职,得知重庆尧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可以帮忙介绍工作。邱女士和付先生求职心切,便来到了尧茂公司位于沙区土主的办公地点,和对方签订了一份“小时工奖励协议书”。协议注明:尧茂公司推荐邱女士他们去江西上班,按照32元/小时的打包单价发放奖励,包含所有工资。这份奖励一部分由江西的用人企业发放,一部分由尧茂公司发放。
2月中旬,邱女士、付先生等人去往江西,进入一家组装耳机的电子厂上班。按照当初和尧茂公司签的合同,邱女士他们必须在这家企业打卡上班满45天,才能拿满32元/小时的奖励。3月底,另一位通过尧茂公司介绍到江西工作的何先生发现:当初他跟对方签合同的办公地,已经是人去楼空,跟他对接的工作人员,也已经是不回信息的状态。采访中,记者陪7名求职者来到他们当初签合同的地方,但这里已经是大门紧闭、无人上班。
求职者们告诉记者,他们基本都从江西用人方那里拿到了18元/小时的薪酬,而剩下的14元/小时的奖励,按每天工作10小时,打卡满45天计算,就是6000多元。这部分奖励,中介公司却表示无法足额发放。采访中,记者电话联系上了中介公司的一位王姓负责人。但没说几句话,对方就挂断了电话。
求职者们通过市场监管部门查询到,重庆尧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已经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大家还注意到,这家公司的经营范围,并不包含职业中介、劳务派遣等内容。面对目前的情况,求职者应该怎么办呢?杜江涌律师表示,求职者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还可以向法院起诉中介合同违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