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人工智能+区块链+隐私计算技术 “黑科技”助力生猪产业结构数字化转型升级

4月15日上午,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重庆市“生猪产业大脑2.0+未来猪场”新闻发布会。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智慧畜牧业创新团队资深首席,农业农村部“中国饲料数据库情报网中心”主任熊本海就“生猪产业大脑2.0+未来猪场”运用了哪些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如何发挥作用?进行了介绍。

微信图片_20250415152111.jpg

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智慧畜牧业创新团队资深首席,农业农村部“中国饲料数据库情报网中心”主任熊本海。记者 周凯航 摄

熊本海介绍,重庆市“生猪产业大脑2.0+未来猪场”主要运用了数字化及智能化的技术,为生猪产业结构数字化转型升级提供了助力,主要在三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个作用是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生猪产业大脑2.0+未来猪场”面向产业链用户,基于大语言模型、机器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创新研发生猪领域大模型PigGPT、养殖成本测算模型、养殖户画像模型、稳产保供模型等能力组件,并结合3D数字人技术提升用户的交互体验,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进行使用,帮助产业主体降本增效,帮助主管单位辅助决策。

第二个作用是区块链技术助力产业数据加快融合。“生猪产业大脑2.0+未来猪场”基于区块链技术实现产业主体、金融机构、监管单位数据的互联互通,打破原有产业链主体之间的数据孤岛,提升产业数据的可信度,并在此基础上整合人工智能技术对养殖户进行精准画像,更好的解决中小养殖户“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充分发挥生猪产业数据要素核心价值。

第三个作用是隐私计算技术护航产业安全有序升级。“生猪产业大脑2.0+未来猪场”基于国产商用密码算法和隐私计算技术建设数据安全能力底座,保证生产、监管、消费、服务等产业链的关键敏感数据安全,实现数据的“可用不可见”,未来也将进一步支撑生猪产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建设,为产业安全有序地开展数智化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未来,随着‘生猪产业大脑2.0+未来猪场’建设和应用的深化,建议以‘技术—应用—生态’协同创新为突破口,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持续推进生猪产业数智化升级。”熊本海表示,在核心技术突破方面,要整合“产学研用”多方力量,推进信息技术的融合创新发展,为产业数智化升级提供“源动力”;在创新应用建设方面,要充分利用技术创新成果,不断提升生猪产业大脑的能力底座,更好的支撑生猪领域重点场景加快建设;在产业生态打造方面,要输出核心能力组件和标准体系,赋能全国生猪产业生态,为农业强国建设贡献重庆智慧。

(  作者:周凯航 彭佳琪 卞凯翔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