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以数字化破解行业痛点 推动生猪产业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

4月15日上午,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重庆市“生猪产业大脑2.0+未来猪场”新闻发布会,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作华在发布会上表示,重庆市创新打造“生猪产业大脑2.0+未来猪场”,正在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可复制的解决方案,用科技帮助养殖户少走弯路、多增收入。

微信图片_20250415160649.jpg

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作华。记者 周凯航 摄

“在适应度方面,以数字化破解行业痛点,推动全链条协同。重庆市‘生猪产业大脑2.0+未来猪场’通过‘数据驱动+智能赋能’深度融合,精准契合当前生猪产业转型升级的核心需求,适应在规模化养殖、家庭农场等多场景推广,给猪场装上了‘神器’。”刘作华说道。

首先是“市场望远镜”,归集养殖、屠宰、交易等全链条数据,实现从生产计划到市场投放的智能决策闭环。例如,通过AI预测市场行情、金融服务平台的AI生猪点数和智能巡检功能,辅助金融机构高效开展贷前调查、贷中评估、贷后管理,帮助养殖户融资4700余万元,线上交易额突破2300亿元。

其次是“环境遥控器”和“健康手环”。通过智能环控系统、精准饲喂和疫病监测技术,像家用空调一样保持猪舍舒适,实现环境参数毫秒级响应与生猪健康动态监测。

在未来趋势方面,刘作华则表示,数字化引领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未来生猪产业将加速向‘无人化猪场’迈进,通过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全流程透明化管理,相当于配备了‘机器人保姆’,有自动精准饲喂、机器人清洁,每块猪肉都有‘电子身份证电子身份证’,消费者扫码就能看到‘生产—加工—流通’信息,实现生产智能化、管理平台化、发展绿色化。”刘作华说道。

“生猪产业大脑2.0+未来猪场”通过“技术+政策”双轮驱动,为中小养殖户提供普惠服务,确保他们用得起、用得好。刘作华介绍,“生猪产业大脑2.0”覆盖20多万户市场主体,提供智慧养殖、金融贷款等一站式服务,破解中小规模场“没钱养、风险高”等难题。同时,依托国家级重庆(荣昌)生猪大数据中心,构建了生猪领域大模型,为其他中西部地区养殖户提供了可复制的数字化转型路径,也有望引领中国生猪产业向数字化、可持续方向升级。

刘作华表示,重庆市“生猪产业大脑2.0+未来猪场”的独特之处在于“接地气、能复制”,通过标准化建设指南输出、核心技术模块移植、数字生态共建共享三重路径,推动生猪产业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为保障肉食品安全、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实践参考。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