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生猪产业大脑2.0+未来猪场”让企业增效、产业升级、政府提效、社会受益

“生猪产业大脑2.0+未来猪场”在企业、产业、政府、社会“四侧”上发挥了什么作用?在4月15日举行的重庆市“生猪产业大脑2.0+未来猪场”新闻发布会上,市农业农村委总畜牧兽医师向品居对有关问题进行了解答。

微信图片_20250415161856.jpg

市农业农村委总畜牧兽医师向品居。记者 周凯航 摄

向品居表示,“生猪产业大脑2.0+未来猪场”对“四侧”发挥了积极作用。

首先是企业增效显著。“生猪产业大脑2.0+未来猪场”运用了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聚焦生猪的生产、监管、消费、服务4个领域形成数字应用创新体系,便于企业科学、高效开展生产,有效节约人力、管理、饲养等成本,减少养殖损失和降低养殖风险,促进企业增加收益。

其次是产业协同升级。“生猪产业大脑2.0+未来猪场”覆盖养殖户、贩运户、屠宰场、肉品经销商等全产业链,涉及主体20余万个,形成“生产—监管—销售—服务”闭环生态,促进产业链协同高效发展。

再次是政府监管提效。“生猪产业大脑2.0”以业务流打通数据流、决策流,实现对养殖、流通、屠宰、调运四大环节的分级分类监管与服务,实时评估主体是否存在偷逃检疫、私自屠宰、非法调运等风险隐患,提升违法违规案件处置效率。

最后是社会效益凸显。“生猪产业大脑2.0”涵盖多维度、多领域的数字应用创新体系,能带来实实在在的社会效益。

比如,“渝猪码”实现猪肉安全监管全程追溯,目前已经在重庆市部分大商超、农贸市场使用,成为了老百姓信任猪肉质量的“放心码”;“生猪数智金融服务平台”为中小养殖企业提供信用贷款或活体抵押贷款,成为了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容易贷”;“诸猪认证”实现地方猪、生态猪的专属认证,成为了消费者满足对高品质猪肉精准识别需求的“专属证”;智能问答、每日猪讯使用量已超过100万次,成为了用户科学生产的“指南针”。

“因此,‘生猪产业大脑2.0+未来猪场’能够有力推动生猪产业向智慧化、标准化、高效化转型,形成可复制的智慧农业建设经验,对企业增效、产业升级、政府提效、社会受益具有积极的作用。”向品居说。

(  作者:周凯航 卞凯翔 彭佳琪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