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CQTV品牌节目 > 天天630 > 正文

中介承诺给激励补贴 用工结束才发现上当(一)

市民陈先生通过一家中介公司的推荐,到安徽一家农机厂上了一个多月的班。等他回到重庆后却发现,中介公司此前承诺的现金补贴,很可能无法兑现。

2月初过完春节,陈先生在网上求职时,得知重庆胜禾集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可以帮忙介绍工作。求职心切的陈先生,立即来到胜禾集公司位于沙区陈家桥的办公地点,并和对方签订了一份“保底合同”。合同上写明:胜禾集推荐陈先生去安徽一家企业上班,保底时薪是35元,一部分由安徽企业支付,一部分由胜禾集支付。

2月7日,陈先生如约去往安徽,进入一家生产农机的企业上班。陈先生告诉记者,他在安徽干的都是苦力活,每天的工作餐也没啥油水。不过,想到家里嗷嗷待哺的妻儿,他还是扛了下来。

按照当初和胜禾集签的合同,陈先生必须在安徽这家企业打卡上班满40天,才能拿满35元每小时的补贴。陈先生算了笔账,他在安徽上了399个小时的班,胜禾集承诺发放19元每小时的补贴,按此计算,胜禾集应该向他支付7581元。3月28日,做满天数的陈先生坐火车回到重庆时,却惊讶地发现:当初他跟胜禾集签合同的办公地,已经是人去楼空,当初跟他对接的工作人员,也已经是不接电话、不回信息的状态。采访中,记者陪陈先生再次来到胜禾集登记的办公场所,这里大门紧闭、无人上班,记者拨打陈先生提供的胜禾集工作人员手机号,电话也一直无人接听。

面临补贴难以兑现的情况,陈先生应该怎么办呢?田小江律师表示,陈先生手里的证据比较充分,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的方式维权。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