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期试点基础上,我市从去年开始全面推开DRG 支付方式改革 ,成效明显。来自 市医保局的数据显示,去年全市 DRG付费医疗机构患者 , 次均看病费用降低近10%。
前不久, 傅先生因车祸导致双侧肋骨骨折,到潼南区人民医院就诊。如果按照传统的项目付费模式,傅先生的治疗费用可能因检查项目、用药种类和住院天数的不同而波动较大。不过,在DRG付费模式下,傅先生的治疗费用可以得到有效控制。
DRG,是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的简称。 它根据患者年龄、住院天数、临床主要诊断、并发症等主要临床信息,将患者划入到不同的疾病诊断组。经过测算后,医保部门会根据相关分组的费率水平,给出一个最高价格, 进行打包付费, 而不再像以前一样按项目逐项付费。这种支付方式,会倒逼医院控制医疗成本。
数据显示,去年我市 加快推进DRG支付方式改革,实际付费医疗机构由21家增至447家,DRG付费结算122万人次,患者次均费用降低9.7%,患者自付费用下降15.6%,平均住院日降低11.3%。相关工作经验在全国按病组和分值付费改革总结会上交流,在国家组织交叉调研评估中,已连续4年被评为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