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我市各地以办好民生实事为抓手,通过稳岗促就业、建设高品质生活服务圈等举措,努力让城乡居民更有获得感。
就业是民生之本,连日来,各地突出就业优先导向,抢抓求职招聘黄金期,广泛开展系列对接活动。在两江新区金山街道,2025年“春风行动”招聘会人头攒动,11家企业提供800余个岗位,现场还设置政策咨询、职业指导等服务专区。永川区结合科技影视产业发展需求,与职业技术培训机构合作,开展群演演员“订单式”培训,在区图书馆,免费的群演培训课通过线上线下方式进行,吸引了上百位有意向的市民参与。
永川区就业和人才中心主任张晓东透露,下一步,他们将开展更多群演、影视、化妆等方面的培训,助力永川科技影视加快发展和劳动者多渠道灵活就业。
打造“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也是切中群众基本需求的民生之举。在渝中区上清寺街道曾家岩社区,按照“步行15分钟内可达”进行规划的社区幸福食堂,已进入施工收尾阶段,预计4月投用。不远处的春森路社区,则积极探索“嵌入式服务综合体”模式,整合非遗传承教学、助餐、康养等功能,初步形成“一站式”服务网络。
渝中区上清寺街道春森路社区副书记唐玲说:“我们社区在引入文化公司运营春森路社区养老服务站以后,增设了我们现在的幸福食堂,以及理疗的区域,让我们老年人在15分钟内就能享受高品质的服务。”
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农村地区同样有不少新变化。在大足区龙岗街道北禅社区,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建设已初见成效。项目分两批对70户农房实施改造,重点推进房屋品质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目前首批50户农房已完工80%。
“房子漂亮了,环境也好了,变化确实大。”大足区龙岗街道北禅社区村民赵本菊告诉记者。
大足区龙岗街道北禅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刘幔利介绍,他们以“留住乡愁 激活乡村”为出发点,既保护传统风貌,又融入现代服务功能,通过“一户一策”,平衡农户需求与整体规划。
在荣昌,南部片区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项目有序推进。经过数月的施工,清江水厂至清升水厂6300米供水管网已实现有效连通,到今年6月底项目全部完工时,当地近8万农村居民将实现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转变。
荣昌南部片区农村饮水安全标准化建设项目现场负责人谭凤钰表示,届时,新建泵房能有效提升水厂的日供水量,双河、清升、清江水厂全面连通,用水统一协调,保障7.94万居民的用水安全。
(重庆广电-第1眼TV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