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3月8日)提请审议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从认真履行立法职责、依法行使监督职权等方面,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工作进展和成效。其中,有哪些重庆实践?进入今天的《眼观两会》。
记者在人民大会堂现场聆听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在这份报告中,我们听到了不少的重庆元素。
报告提到了推进合宪性审查和备案审查工作,全面实施关于完善和加强备案审查制度的决定。去年全国人大在重庆召开了全国首次的座谈会和培训班,推动备案审查工作。重庆也在这场高规格座谈会上做了交流发言,介绍相关经验和工作做法。
报告提出健全和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而依托数字重庆建设,重庆推进国资联网监督系统的建设运用。
全国人大代表张健表示:“做到了有效的全闭环、全流程、全生命周期的监督和管理。从报告的背后,也看到了我们重庆元素和重庆贡献。”
报告提出,指导地方开展协同立法工作。我们了解到,过去一年川渝两省市协同立法,就出台了四部条例和决定,是两省市协同立法最多的一年。其中,与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同步制定关于川渝高竹新区行政管理事项的决定,也标志着全国首个跨省域共建新区获得行政主体资格。
报告提到,过去一年,积极建设基层立法联系点,发挥听取民意“直通车”作用。在这方面,重庆有诸多鲜活实践。
全国人大代表付子堂表示:“202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新增了九个立法联系点。 我们重庆就占了两个。”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金强表示:“2024年,重庆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开展区域协同立法、深化民主与法制改革、预算和国资联网监督、备案审查制度创新、打造全过程人民民主基层单元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书写了新时代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重庆篇章。”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李臻 刘恋 蒲克 张骏凯 杨汶霖 唐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