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上午,在《重庆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推进教育现代化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新闻发布会上,市人力社保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谢辛从教师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介绍。
第一个方面是坚持弘扬教育家精神,将师德师风融入教师发展全周期、各环节和全过程。在教师招聘环节市人社局将严格落实教师准入查询和从业禁止制度,2024年,累计准入查询拟入职教师25241人,切实把好入口关。在晋职晋级、年度考核过程中始终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在处理师德违规行为时实行“零容忍”,配合教育部门对各类师德失范行为依法严查。
第二个方面是围绕健全培养体系,着力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深化市、区县、校分级培养、协同推进教师发展体系建设,支持市属师范院校“双一流”建设,支持“国优计划”、本研衔接公费师范生就业工作。按照“国培作示范、市培抓重点、区县保全员”原则,建立国家、市、区(县)三级校长培训工作体系。
第三个方面是优化岗位职称管理机制,不断优化教师资源配置。结合人口发展新态势和分布新格局,进一步优化中小学教师岗位结构比例,落实岗位倾斜政策,对成功创建“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的区县,支持分别提高所属各级各类中小学高、中级教师岗位结构比例2个、5个百分点。深化“县管校聘”改革,在黔江等10个区县开展中小学校周转岗位试点,促进校长、教师在城乡、校际之间合理顺畅流动。进一步完善高校专任教师多元聘任机制,加大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业人才的双向兼职聘用力度。
第四个方面是加强教师权益保障,稳步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和职业地位。持续涵养尊师重教文化,加强典型选树,对作出突出贡献的教师集体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2024年重庆16个集体和42名个人荣获教育系统全国先进表彰。坚持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落实乡镇工作补贴、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和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政策。按照国家部署推进高校薪酬制度改革,完善内部收入分配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