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重庆新闻 > 正文

把高校作为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引擎” 加快提升重庆科技创新能力

2月27日上午,在《重庆加快建设教育强市推进教育现代化规划(2024—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新闻发布会上,市科技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王伟表示,重庆始终把高校作为创新体系建设的“核心引擎”。

微信图片_20250227112934.jpg

王伟介绍,近年来,重庆立足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在平台筑基、人才蓄势、科研攻坚、转化增效上下功夫,系统推进高校有组织科技创新,加快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力和教育综合实力。

以“416”布局为牵引

建设高能级科创平台

围绕建设数智科技、生命健康、新材料、绿色低碳四大科创高地,支持高校合作建设金凤、嘉陵江、明月湖、广阳湾四大重庆实验室,着力建设高校前沿技术交叉研究院,加快创建国家实验室基地、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技平台基地,在人工智能、元宇宙、具身智能、生物制造等新领域新方向支持高校布局建设一批市级科研平台,夯实高校创新基础。

以人才引育为支撑

集聚高素质科技人才

坚持把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积极构建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加快推进“渝跃行动”和新重庆引才计划,实施新重庆青年创新人才计划项目,完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长周期稳定科研项目支持机制,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重大科技任务中“挑大梁”“当主角”,支持组建跨学校、跨学科、跨领域的高水平科研团队,以企业科技特派员团行动为抓手,建立“引在高校、用在企业”机制,引导高校科技人才服务产业创新。

以科研攻关为核心

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

围绕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突破,实施基础研究引领计划、颠覆性技术突破计划,支持高校推进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建设和跨学科交叉研究,推动高校成为基础前沿研究的主力军。

聚焦制约产业发展的技术问题,构建企业牵头、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大力实施人工智能、核心软件、高端器件与芯片、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重大(重点)科技专项,加快产出一批标志性科研成果,增强高校赋能产业创新的能力。

以服务产业为重点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聚焦构建“教育+人才+科创+产业”的创新生态,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资产单列管理、“先使用后付费”等成果转化机制改革,解决“不敢转、不愿转、不能转”等痛点、堵点问题;围绕成果端、孵化端、服务端,搭建环大学创新创业生态圈、概念验证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全链条成果转化体系,降低成果转化风险,搭建成果转化快速通道;打造“成果快转”一件事场景应用,用数智赋能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快速走向“大市场”,大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  作者:陈沾弟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