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区县融媒 > 正文

女孩胸前长出大包块 专家提醒青春期需警惕乳腺肿瘤风险

“能赶在开学前顺利出院,真的是太好了!”近日,正值青春期的12岁少女元元(化名),因左乳长出巨大包块在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顺利完成肿瘤切除手术并快速康复出院。该院乳腺肿瘤中心主任曾晓华提醒,青春期少女在发育阶段出现这些症状需警惕乳腺肿瘤风险,家长可以通过“一看二摸三挤压”帮助孩子完成自检。

微信图片_20250217154112.jpg

今年刚升入小学六年级的元元,半年前发现左乳小硬块。因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孩子误以为是正常生理现象,并未及时告知家长。直到近期,家长发现其左乳明显增大,触摸发现整个乳房呈现拳头大小的坚硬包块,经当地医院超声检查显示包块已达8×7厘米,遂紧急转诊至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中心,结合影像学检查及临床特征,初步判断为“幼年性纤维腺瘤”。

“这类肿瘤是纤维腺瘤的一种变异性,高发于月经来潮前后1-3年的青春期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14岁。”曾晓华介绍,幼年性纤维腺瘤与雌激素水平密切相关。青春期少女雌激素分泌旺盛,乳腺组织对雌激素敏感,在雌激素的长期刺激下,乳腺上皮和纤维组织过度增生,继而形成肿瘤。

考虑到元元正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医疗团队为其制定了功能保留与美学效果兼顾的手术方案。“我们采用乳房下皱襞切口,完美的隐藏切口,术中全程顿性分离,最大程度避免损伤正常腺体,同时保留了双侧乳房的对称性。”乳腺肿瘤中心主治医师潘先均介绍。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我国青少年健康管理多聚焦于身高、视力、口腔等常规项目,对乳腺健康的关注相对薄弱。临床数据显示,约7%-13%的青春期女性存在乳腺包块,其中幼年性纤维腺瘤占比达20%-30%。专家指出,这类肿瘤虽多为良性,但快速生长的肿块可能压迫正常组织,影响乳房发育。

“青春期孩子乳房是致密的,胸部有硬块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是病理现象引起的。家长可通过观察双乳对称性、触诊肿块活动度等方式初步判断。”曾晓华建议,家长应主动开展青春期生理教育,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健康认知。若发现单侧乳房异常增大、触及边界清晰的活动性肿块,或伴有局部皮肤改变,应及时到乳腺专科就诊。

“青春期膳食结构对乳腺健康具有重要影响。”曾晓华提醒,建议控制高脂、高热量食物摄入,保证蛋白质、膳食纤维及维生素的均衡摄取。此外,家长还需关注青少年的心理调适,帮助其建立积极应对压力的能力,定期指导乳房自检方法,共同守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新闻链接:乳房自检方法方法很简单 一看二摸三挤压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肿瘤中心主任曾晓华表示,乳腺疾病的筛查有很多工具,乳腺超声、乳腺钼靶、核磁共振(MRI)都是重要手段,但自查也很重要。若发现有无痛性肿块、或乳头溢液、乳头内陷、腋窝淋巴结肿大等症状,需及时前往医院做进一步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至关重要!

一看:脱去上衣,面对镜子,双手自然下垂,两侧对比观察乳房形状、大小、皮肤有无异常,乳头有无凹陷、糜烂等。

二摸:取站立位或者平卧位,左手放在头后方,右手指头并拢后用右手指腹从12点钟位置沿顺时针方向逐渐移动检查,然后触诊腋窝,注意不能进行抓捏,检查有无肿块

三挤压:在上一步的基础上轻轻挤压乳头,注意乳头有无分泌物,检查右乳时同理,检查方向为逆时针方向。

(  作者:王小生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