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区县融媒 > 正文

7年“流浪”终团圆 两面锦旗赠“亲人”

“终于可以回家了,与家人团聚了,是不是很开心!希望你以后的生活越来越好!以后不要乱跑了哟!”“要坚持吃药,坚持监测血压,还要观察的饭量,如果他不吃饭的话,就要找原因了,要么是胃上的问题,要么就是脑梗加重,脑梗加重后……”近日,在石柱县救助站、石柱博爱精神病医院,一遍遍动人心弦、“手舞足蹈”的叮嘱不绝于耳,一位被我县救助7年的聋哑“流浪汉”——马援朝,在县救助站、县公安局万安派出所等多方努力下,终于与家人见面相认,阔别相伴七年的石柱“亲人”,踏上回家之路。

5V0A8706.JPG

当天,记者见到马援朝时,他着一身新衣,坐在崭新的轮椅上,见谁都喜笑颜开,和县救助站的老熟人们,热情拥抱、握手告别、点赞言谢。

马援朝,2018年3月在璧山区大路街道走失,而后流浪到石柱。“他流浪到我们老车站(现县交通运输委),当时接到群众来电反馈,我们去现场,发现是个聋哑人,和他沟通不畅,他的手语我们不懂、也不会写字……”石柱县救助站工作人员王华龙告诉记者,因不能正常交流,县救助站工作人员一直不清楚他叫什么名字,来自哪里,7年来,一直负责他的生活保障。并在2020年,为他取名叫“马援朝”,落户石柱。

后来,石柱县救助站把马援朝安置在大歇镇敬老院,保障他的基本生活。后来发现,马援朝不但聋哑还有精神问题,于是转移安置到石柱博爱精神病医院医治、管理。根据马援朝目前的情况,主治医生谭畔判断他的病情已经得到了有效控制。

5V0A8742.JPG

在马援朝走失后,他的家人曾多次报警,苦苦寻找,无果。而后只能放弃,甚至以为他已经不在人世。7年来,双方饱尝分离的煎熬和相思之苦。

为帮助“马援朝”寻亲,石柱县救助站工作人员多次尝试与他沟通,还专门请手语老师翻译尝试与他对话,却依旧没有突破。一来二去,寻亲未果,县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反倒变成了“马援朝”在石柱的“亲人”。

5V0A8732.JPG

当天,与石柱县救助站工作人员岳群、张克英的告别,马援朝异常激动,手里一直比划着,嘴里不断发出“吼声”。“在医院的时候,我们经常去看他,给他买点日常需要的东西,所以,他对我们几个的印象就特别深,和我们真的很亲切。”张克英说。

在石柱这7年,马援朝确实遇到一些难关,曾有一次肺部感染,被送往石柱县中医院救治,已经下达病危通知书。是医生的全力救治、县救助站工作人员的悉心照顾,才“捡回来”一条命。那一次,就花费了三十多万。

虽然不会表达,但所有熟悉“马援朝”的人都知道,回家是他唯一的愿望。近日,在石柱县救助站、石柱县公安局万安派出所等多方努力下,石柱、河南商城两地警方在有限的线索条件下,通过大量走访调查以及生物检测等方式,最终确定“马援朝”系河南省商城县长竹园乡某村人徐家彬。

当天下午,马援朝的外甥女程岚接到消息,马不停蹄地从璧山赶往石柱。七载相逢酒一卮,故人才见便开眉。只瞥见程岚一眼,马援朝便泪流满面,多年期盼,终得梦圆。“昨天下午,他一直捏着我的手,看着我笑、又看着我哭。”程岚说:“给我的妈妈打电话,俩姐弟更是嚎啕大哭。那一年,舅舅走丢了,我妈妈伤心到想轻生。感谢石柱政府把舅舅照顾得这么好,让我们一家人分别7年还能团圆。”

5V0A8731.JPG

第二天上午,在石柱县公安局万安派出所下街警务室做完询问登记后,马援朝就和家人一起到万安派出所办理了户口注销。这一天,“马援朝”改回了“徐家彬”。

当天,“马援朝”特意叮嘱程岚定制了两面锦旗,一面送到石柱县救助站,一面送到石柱博爱精神病医院,感谢他们7年来,对自己的悉心照顾,感谢他们帮自己找回家人。

带着医生的叮嘱、“亲人”的祝福,当天中午,吃完“团圆饭”,“马援朝”和家人一起启程回家,过上了属于“徐家彬”的生活。

(  作者:游凤 刘光磊 编辑 冉沙  )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