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视界快报 > 正文

【今日关注】违法作业一年多 监管何在?

聚焦民生、化解矛盾、促进发展、助力执政,这里是今日关注。在城口县,有建材公司未取得合法手续,也没有配套建设相关的污染防治设施,违法生产加工砂石。这种情况持续了一年多,当地环保部门、所在乡镇却熟视无睹。今日关注,一起来关注城口县汉昌河流域,长达一年多的违法作业。

在城口县鸡鸣乡寒溪沟,“新渝通建材销售有限公司”的作业现场,几台大型设备在轰鸣。从河道中挖起来的砾石,通过机械粉碎、分筛后,得到的细砂、瓜米石、碎石子等建筑材料,被一辆辆大货车运走。堆码场和输送带上洒漏的砂石、泥浆、污水,未经沉淀、分流等环保处理程序,被直接排入寒溪沟河道中。据了解,为确保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得到有效控制,砂石开采企业必须办理《排污许可证》,同时还要获得《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准书》,也就是“环评手续”。企业负责人承认,开工一年多,他们都是无证经营。

城口县新渝通建材销售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经理:“最近生产也只有一年多,我们所有的证件都在办理当中。环评手续正在办理当中。”

城口县鸡鸣乡政府的办公场所,距离这处作业现场大约有6公里,车程不到10分钟。就在属地政府眼皮子底下,建材公司违法加工作业一年多时间,乡政府对此毫不知情吗?

记者询问鸡鸣乡政府生态环保岗工作人员:“排污许可等证件都没办下来,你们知情吗?”

工作人员:“他那儿只是个堆码场。没生产,只是个临时的堆码。”

大型的岩石粉碎机、分筛机,几十米长的物料传送带,来来往往的大型货车,忙忙碌碌的加工作业,似乎没有引起乡政府工作人员的注意。不仅如此,工作人员还表示,他们每个月都会来这里检查。检查的结论是,这里环保工作做得很到位。

城口县鸡鸣乡生态环保岗工作人员朱波禄:“政府要定期来巡查,基本上是按月。优点是环保和管理是十分好的,没有什么问题。”

在接受记者当面采访时,乡政府负责人还一再表示,这家企业已经办理了相关的环保手续。这样的说法,让企业负责人都面露难色。

城口县鸡鸣乡乡长钟双丽:“你证办好了的嘛,他是办了环评证。”

城口县新渝通建材销售有限公司负责人张经理表示,环评证正在办理。

看来,鸡鸣乡政府既不清楚当地汉昌河里真实的作业情况,也不掌握企业环保手续办理情况。《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等法律明确要求:建设项目中防治污染的设施,应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无环保手续不得开建。记者向城口县生态环境局执法支队进行了电话举报。

城口县生态环境局执法支队工作人员:“已经处罚过了,令其停产了。”

记者询问,如果看到正在生产要怎么处理。

工作人员:“到时候给我们打电话,我们再过来。”

执法人员到现场,需要投诉人再打电话。如果没有人打电话,执法人员就管不了这里的违法生产吗?采访中,城口县生态环境局执法支队负责人强调,他在今年9月份刚任职,不掌握这一年多来的所有情况。

城口县生态环境保护综合行政执法支队队长曹正海:“我们是给他停了的。”

对于记者反映,加工生产没有停,曹正海表示:“这个事作为我个人来说,前面的事情确实不是很清楚。本来按照我的工作职责也该清楚,确实工作上有疏漏。”

城口县生态环境局执法支队负责人承认,寒溪河这处砂石加工点,相关手续并不完备。而在2024年1月,城口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等联合发文,要求全县落实环境保护措施,对于非法的砂石加工点,要一律关闭取缔。

城口县不仅是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更是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然而,辖区内企业未取得环保手续,未落实环保措施,违法生产一年多,基层政府、县级职能部门对此视而不见。希望城口县有关部门能够采取有力措施,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落到实处。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