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推荐 > 重庆 > 正文

【重庆经济样本观察】面向世界 一碗小面的大力量

曾经,一碗小面是重庆人魂牵梦回的家乡味, 如今,一碗“带得走,随时尝”的重庆小面产品不仅摆上了全国的餐桌,更是远销海外市场 。今天的《重庆经济样本观察》,跟随《主持人看新重庆》工作室,去看一碗小面背后的大产业。

第1眼TV主持人 丁军:面没了,一下去就没了。

面馆老板:这个煮面一不小心就是个工伤,看到没,你勺子上面挂起面的。

你知道吗?一碗小面的背后,其实有一条长长的产业链。数据显示,每销售1亿元小面,可直接带动辣椒、花椒、菜油、榨菜等佐料销售近2000吨,小面全产业链从业人员超过50万人,年产值近400多亿元。小面虽然名字里有个小字,但是格局一点都不小。

来到全国首座重庆小面产业园,就像来到一个巨大的小面馆。在这儿,小面的每一道关键工序都有对应的企业来负责。

大渡口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晓丹说:“以前重庆小面的营业收入全靠线下实体店做支撑,供应链比较分散,品牌化也不足。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敏锐捕捉到重庆小面工业化预制产品这个赛道,经过三年的努力,我们就修建了这座重庆小面产业园,整个产业园覆盖了面条、调料、浇头、预制化包装产品的全产业链。”

重庆井谷元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勇介绍,面饼从第一层进来到第九层出去,要40分钟,主要是通过二次熟化和九揉九压这一非遗工艺制作,面筋能生成得非常充分。

重庆井谷元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傅勇:这就是通过我们40分钟出来的一个面饼,它就非常的劲道,你试一下。

第1眼TV主持人 丁军:我已经用了很大的力了,真的扯不断。

重庆井谷元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傅勇:所以我们面筋生成非常充分,我们的面条吃起来就非常劲道。

傅勇说,用了120吨的面粉才研究出这条全自动的半干面生产线,保质期从1个月到4个月,再到突破行业标准的8个月,让重庆小面可以走出重庆、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了解了白面的制作,再来看看佐料。

第1眼TV主持人 丁军:刚从240℃锅里炒出来的油辣子,咱们尝个鲜。

重庆辣有引力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俊熹:油辣子就是小面的灵魂。

第1眼TV主持人 丁军:我看你手里拿了两包,这两包为什么不能混在一起呢?

重庆辣有引力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 李俊熹:我们用的是油辣分离的技术,把它分开能更好锁住辣椒的风味,并且还能根据自己喜好酌情添加辣度。我们有三台全自动的罐装机器,每天能够生产20吨小面调料,为40万碗重庆小面提供调料。

大渡口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李晓丹透露,现在重庆小面的预制包装食品已经远销美国、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多个国家。

重庆小面所在的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产业是我市“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重点打造的3个五千亿级支柱产业集群之一,在这样的发展思路下,一系列技术规范相继制定、出台与实施,生产规模越来越标准化,运营推广越来越专业化,重庆正在从美食高地,转型升级为食品产业高地。

(重庆广电-第1眼TV记者 李臻 袁梦 洪志昳 丁君军 熊健越 特约记者 罗维)


【版权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的所有作品,系由本网自行采编或经授权使用重庆广电集团(集团)各频道节目,版权及相关权利属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经本网授权使用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掌上重庆移动终端未标有“来源: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重庆手机台”或其LOGO、水印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稿件,均为转载稿。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权利人与重庆网络广播电视台(视界网)联系,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本网将依法处理。本网联系电话:6717586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入口

重庆手机台